2010年的春天裡蛋雞行業傳來喜訊,農業部頒布《關於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的意見》、財政部頒布《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加大政策扶持和監管力度,為實現蛋雞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我國蛋雞行業30餘年的發展史當中,從2000年開始增長速度放緩。行業進入調整期,到2007年開始轉型,飼養品種、雛雞質量、飼養規模、養殖技術、市場推廣等各方面都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以下對2017年蛋雞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7-2022年中國蛋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隨著國內設備製造業的發展,以及近兩年世界各國的養殖設備進入中國,養殖設備在整個養殖環節的相對投入不斷地在降低,使得自動化雞舍在全國各地大範圍的普及。加之人工成本及管理成本的不斷增加,養殖戶都在積極地向適度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養殖方向發展。「人管機器,機器養雞」將越來越普遍,未來智能化必然成為行業的選擇。
針對企業缺少貸款抵押,融資周期較長等問題,政府應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一是提高對蛋雞企業的貼息貸款幅度和範圍。二是通過補貼擔保公司,低價為蛋雞企業提供擔保;鼓勵和支持以本行業領頭企業為核心成立擔保公司,為養雞農民提供專業金融服務。三是成立蛋雞企業融資貸款扶持基金,為蛋雞產業發展提供長遠穩定的資金支持。四是針對不同規模的蛋雞養殖企業,出台相應的融資扶持政策,改變蛋雞養殖業只能靠自身滾雪球式和民間借貸式發展的現狀。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增加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項目投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落實養殖場用地等政策。然而,目前政策對大型規模化、現代化蛋雞養殖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弱。這類企業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關鍵是要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與辦法,擴大受益面,針對養殖大戶、養殖小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不同規模和需求制定具體扶持措施。
一是制定蛋雞產業國家標準,確定基本的市場准入門檻。應遵循強制性和現實可操作性原則,制定標準及市場准入制度,更要嚴格執行。不過,對蛋雞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也需立足現有條件和資源,有計劃分步驟的向理想狀態靠攏。二是實行行業准入制度,更準確地掌握企業數量和產量,保障行業的整體利益。首先從種雞企業抓起,嚴格控制祖代的數量和規模,對申報數量和出售父母代數量不吻合(主要指超指標)的企業加重處罰,甚至取消資格。如果疾病淨化較好,還要鼓勵對祖代雞進行強制換羽,但數量要包括在申報範圍內。為增加農民收入,對其他行業進入蛋雞養殖業要有有力的調控手段。三是要充分發揮質量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能,嚴格檢查程序,加強監管力度;並在各類銷售終端設立檢驗檢疫部門,杜絕不合標準的雞蛋進入市場。
蛋雞養殖合作社是解決蛋雞行業目前困境的一種有效手段,已開發國家的發展歷程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准入制度的實行,中小散戶的雞蛋直接進入市場的比例將逐步降低,經過雞蛋加工企業的加工、處理、包裝進入的份額逐步上升,如此在市場供給上就會逐步形成類似牛奶銷售的局面,龍頭企業承擔市場的風險,養殖戶只承擔養殖的風險。市場一旦形成這種格局,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就會規範養殖戶的品種、規模和質量,實現市場的有序發展,推動蛋雞養殖走向適度的規模化和自動化。由於我國的農民合作社剛剛起步,所以政府必須加大扶持力度和規範力度,如對符合要求蛋雞養殖合作社給予直接補貼等。
更多蛋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蛋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