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混合動力車行業技術分析,近年來,新能源車型備受國家推崇,這其中,純電動車型占據了大半壁江山。現對2016年我國混合動力車行業技術特點分析。在國人印象當中,購買新能源車型目的之一便是省油。純電動車型因為不依賴燃油行駛,從而可以達到「絕對省油」。其自身結構又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所以國家層面也大力發展純電動車型,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額資金補貼。說了這麼多,我們只是為混合動力車型稍稍鳴不平。要知道,同樣作為全球新能源車型的重要一環,國內外混合動力的發展現狀差別還是蠻大的。
在此之前,我想先給大家梳理下混合動力技術的基本概念。筆者覺得第一個要說明的便是混合動力的組成形式。分為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兩個大類。
油電混動即燃料和電能的混合。其電能來源相對來說最為高效。往往此類車型電動機擔當了發電機的角色,並且採用制動力回收裝置,可以將整個油電混合動力車看作是一個電能的轉化工廠,電能來源於自身,最終又被自身所利用,以此達到節能減排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就是豐田的普銳斯了,後面我們會詳講。
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顧名思義,就是在混合動力系統上增加充電接口,可以通過外接電源的形式獲取電能。同時,混合動力車型擁有的特質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也能看到。由於動力電池能夠通過外界介入充電,從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有著較長的純電動續航里程。其易接受程度要在新能源車型里較高。國內眾多企業都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作為一項重點,例如上汽和比亞迪。
第二個概念是關於混合動力汽車動力混合程度。由於採用了內燃機和電動機兩種動力來源,自然而然就會存在兩種動力來源誰多誰少的問題,這裡我們稱之為混合程度。按電動機功率占發動機功率的比例從低到高分為:微混合動力系統(BSG,電動機占比小於5%)、輕度混合動力系統(ISG,20%以下)、中度混合動力系統(30%左右)、重度混合動力系統(大於40%)。
第三個概念是是混合動力系統的連接方式。通俗的說就是車子是如何靠內燃機和電動機跑起來的。最簡單的形式是串聯式,內燃機只帶動發電機給動力電池充電,驅動車子行駛完全依賴電動機。這類車型通常被叫做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其次是並聯式,指內燃機和電動機均可以驅動車輛行駛,並且可以協同發力或者單獨發力,但其沒有配備獨立的發電機。最後是兩者混合簡稱混聯式,內燃機和電動機均可以驅動車輛行駛,同時又增加了一個發電機,使得發動機在行駛過程中可以給電池充電,最大化利用能源。豐田普銳斯便是混聯式混合動力車的代表。
我們就以豐田普銳斯為例來看一看國外混合動力技術的情況。豐田普銳斯在1997年正式量產第一代車型,到如今第四代車型整整經歷了近十年。90年代末,豐田發現純電動推廣起來並不順利,或者說達不到日本人眼中的節能環保理念,於是豐田將油電混動作為重要研發對象,普銳斯應運而生。以現在的豐田混動技術來看,普銳斯採用了一台1.8升,馬力降低至98匹的寬域高熱效引擎,並將發動機和電動機通過一個行星齒輪機構連接起來,動力從發動機輸出到行星架,行星架將一部分傳送到電動機並驅動車輪。由於採用了高效的自然吸氣引擎,普銳斯即使在純油行駛的情況下依然高效節能。由於採用了輕量化車身和更大容量的電池組,普銳斯在純電模式下的行駛里程突破50公里,這種模式便是上文提到的混聯式油電混合動力車。
混合動力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相比較國外而言,在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則是主要研發對象。其純電續航里程更易達到廣泛接受程度。舉比亞迪和上汽為例,比亞迪秦一度在上海新能源車市場叱吒風雲,其純電續航里程達到70公里,採用1.5T渦輪增壓引擎搭配電動機,當然充電是硬指標,這也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躲避不了的問題。上汽榮威e550與秦一樣採用了混聯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不同的是,比亞迪強調性能,而e550則選擇搭載了一台1.5升自然吸氣引擎搭配兩台電機,強調節能性。其純電續航里程達到60公里。
從國家政策補貼條件層面來看,市場上主流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剛剛達到補貼標準(純電續航里程),而補貼也僅僅是針對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豐田先進的油電混動技術車型在中國顯然就水土不服了,但是不得不承認,在節能高效理念上,豐田一向做到了極致。
更多混合動力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混合動力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