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人參原料行業分析報告 >>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

2018-12-12 13:19: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我國人參以生藥材原料銷售為主,約占總產量的80%。人參將比歐洲盛行的銀杏製劑更加誘人、更加璀璨奪目,特別是人參提取物,其在醫藥工業、日用化妝品及食品飼料行業的應用更加顯得前景誘人。以下對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2015年我國鮮人參出口數量為14.7噸,出口金額為20.9萬美元;人參原料行業分析指出,2015年我國鮮人參進口數量為31噸,進口金額為107.9萬美元。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如日本、新加坡、我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

  2010-2015年鮮參進出口狀況表(單位:千克,千美元)

人參原料行業分析

  組織培養技術對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產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由於任何植物的離體細胞在人工培養下仍具有合成藥物成分的能力,可通過調節培養條件有效地提高其含量和質量,並且具有低農殘、低重金屬含量等特點。野山參組織培養物或許可以作為野山參的替代物,以進一步開發食品和日化產品。我國在人參屬藥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的工業化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的來看還處於探索階段。現從六大特點來分析人參原料行業技術。

  (1)我國是人參產量大國,但是人參產值小國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我國雖頭頂世界人參產量第一大國桂冠,但以占全球70%的產量,產值卻不足全球4%,長期在世界競爭中以「大比分」落敗。多年以來,韓國人從中國買走人參原料,加工後以成本價格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銷售到歐美、東南亞,甚至返銷中國。「多年來韓國大力開拓高麗參國際市場,其品牌附加值高,已穩穩占據高端市場。」與韓國相比,我國人參產值小的原因是產業格局發育不良,從種植、收穫、加工到銷售,至今沒有行業標準,沒有行業協會,參農組織化程度很低,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

  (2)我國仍以伐林栽參為主,受政策影響人參種植面積將減少,產量會下降

  我國人參仍然採用伐林栽參,參後還林的栽培方式。每年因種植人參要毀林2500公頃,對森林資料和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隨著吉林省出台人參行業發展規劃和嚴格限制伐林種參的面積,預計未來幾年中,園參的留存面積將保持每年8%-10%的速度遞減,十三五末,林地種參留存面積將在6000-7000公頃以內。2015年吉林省園參產量將下滑至2萬噸以內,全國園參產量在2-2.5萬噸左右。

  (3)我國人參加工主要以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較少

  人參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是深加工,而零散的小作坊式加工正成為制約全國人參產業振興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國絕大多數人參企業為初級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少大規模龍頭企業。以吉林省人參主產區之一通化集安為例,目前,集安市從事人參加工的企業和個體業戶共有160戶。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其中,銷售收入超百萬元的33戶;超千萬元的10戶;超億元的上市公司僅有1戶。每年人參本地加工率約為65%,而初加工產品比重占70%左右。

  (4)人參產品研發能力不斷強,但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目前我國在人參加工轉化技術創新、規範化生產示範、品種培育、老參地利用改造、相關標準制訂等許多應用技術研究、多學科組合研究均取得了較大突破。近幾年先後開發出以人參為基源的新藥8個;以人參為原料開發出人參千金片、參茸雪蛤軟膠囊等20餘個功能產品;開發出了蜜制人參、飲品、化妝品、提取物等4個系列50餘個產品。人參綜合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實現了人參根、莖、葉、、果全株的綜合利用。雖然我國在人參科研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受到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的限制,我國人參科研成果的轉化率較低,使得眾多的研發成果無法轉化為生產力帶動人參產業的發展。

  (5)我國人參產品流通效率較低,費用較高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在我國一般原料人參有法定批發市場等制度化的市場,所以形成了通過產地收集商、中介人等進行包田買賣或在私設市場及法定批發市場上自覺交易的流通結構。目前國內的流通內容或價格形成都在極其不透明的狀態下進行,在包裝、標準化、計量單位等方面還沒有脫離前近代的流通慣例,因此導致了物流和流通的非效率性和費用的增大

  (6)未來我國對人參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人參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

  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人參從醫藥用向保健品、化妝品、食品方面發展,人參的國內消費量增長很快。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增強以及中國人參加工業快速發展,國內人參產品需求量還會繼續增長。2012年人參「藥食同源」政策放開,該產品不再限制為藥品消費,人參食品的需求將使人參需求提高3-5倍,未來人參供需將嚴重失衡。《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振興人參產業的意見》到2020年,參業產值將邁入千億門檻。人參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達40%,人參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按我國規定,以人參為原料的產品必須辦理藥品、保健品、新資源食品批號。辦這些批號需要時間和資金。比如辦一個保健品批號平均需要14個月,需要各種費用30萬元左右。人參原料行業技術分析,一個企業開發8個產品,除了開發費用外,為了批號就得投入240萬元,實在難以承受。人參原材料在農貿市場、超市、藥店都可以銷售,但不執行批號,也辦不到食品許可證,造成市場極其混亂。當前,我國人參產業發展改革創新的第一要務就是人參進入藥食同源。

更多人參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參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