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禁令取消,全球海洋鑽井重踏復甦進程,我國石油化工產業鏈處在最前端,2019年原油天然氣總產量達3.34萬噸,行業將面臨6個方面的政策變革,以下是石油化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石油化工行業分析指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生產平穩,市場供需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好於預期,行業整體效益延續較好態勢。2019年全年原油天然氣總產量3.34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4%。其中,原油產量1.89億噸,下降1.2%;天然氣產量(含煤層氣,下同)1610.2億立方米,增長7.5%;液化天然氣產量900.2萬噸,下降0.9%。
乙烯市場方面,乙烯是石化工業的基礎原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其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0%以上。石油化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乙烯主要用於生產下游衍生物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二氯乙烷、苯乙烯、乙醇以及醋酸乙烯等多種化工產品。
合成材料市場方面,2019年合成材料市場整體上向好,消費保持較快增長,表觀消費總量首次超過2億噸,增幅約為7%,與上年持平。不過,我國合成材料市場供需缺口仍較大,特別是高端市場,進口產品仍占主導。
截至2019年末,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7813家,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4.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利潤總額8393.8億元,同比增長32.1%,分別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的12.1%和12.7%。
石油化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在收入、利潤保持增長下,石油化工行業虧損情況也得到不斷改善。2019年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162.3億元,同比下降36.9%。其中,油氣開採業降幅63.0%,化學工業下降14.4%。全行業虧損面16.7%,比上半年縮小2.0個百分點。
進入2020年,我國將進一步推動石油化工行業改革,放開石油化工分銷市場、放開石油化工價格、逐步取消石油化工生產和流通的各項優惠政策,最終實現石油化工行業完全市場化。石油化工分銷市場放開,行業內的洗牌不可避免,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2020年1月底,我國正式發布了《「十三五」化學工業科技發展規劃綱要》,預計這一綱要在2020年及以後將得到更為有效的貫徹實施。該規劃綱要提出了今後5年化工行業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其中包括重點骨幹企業達到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突破30項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自行研製5至8套大型成套化工裝備,精細化工產值率達到48%左右、科技貢獻率要達到60%,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要達到1.5%。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的石油化工規模將繼續擴大,除了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旗下煉廠的改擴建以外,以浙江石化、恆力石化為主的民營大煉化項目也將陸續投產,但由於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等因素影響,預計實際投產進度晚於規劃,以上便是石油化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石油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