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絡彩票行業技術了解,彩票是特殊商品,又天然非常適合網際網路銷售。正如財政部答記者問時提及到,世界各國對網際網路彩票普遍採取審慎推進、嚴格監管。即使在賭權開放的國家,其網際網路彩票發展也不會像中國般「狠」——2014年世界盃時,全國居然有300多家網站聲稱可以銷售官方發行的公益彩票。造成這種亂象的,正是官方反應的滯後。現對2015年我國網絡彩票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中國內地彩票發展歷史已經30年,去年年銷量達3823億元,帶來的發行費至少400億元,但是目前尚沒有任何一級彩票發行中心推出官方的網際網路投注平台。相比之下,香港賽馬會早在2000年便開始推行網上投注,近年又因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推出官方手機移動端投注,以方便彩民購買公彩。
中國網際網路彩票經歷了長達近15年的「陣痛」,至今仍然未能獲得一張名正言順的「出世紙」,眼下再次「一刀切」,導致的必然是公彩市場大量資金流失。自從3月1日體、福彩兩級彩票中心自查自糾大限以來,雙色球、大樂透銷量只剩原來的七八成,競彩更慘遭「腰斬」。在某網站的調查中,有1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網際網路彩票停售後,他們將轉戰私彩,有媒體根據2014年網際網路彩票850億元的年銷量為基準,進而得出由於網際網路彩票停售,至少將有上百億資金流向私彩。近日,廣東警方偵破歷史以來最大網絡賭博案。該團伙以「重慶時時彩」、「廣東快樂十分」等高頻彩票進行外圍賭博,帳面上的月投注流水額竟突破4000億元,比全國彩票一年銷量還要高。
網絡彩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的網際網路彩票的確該「管」,但「通」更是刻不容緩,如何「通」、何時「通」都關乎國家公益彩票市場的生死存亡。其實「正牌」網際網路彩票上線,在資金上、技術上已不存在不能攻克的難題,缺的只是法制規則的健全,以及國家與地方之間利益博弈所造成的掣肘。現在八部委表態,「管」是為了「通」,網際網路彩票即將迎來真正的「春天」,但只希望這個「春天」別再遲遲不來。
更多網絡彩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彩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