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拉動中國裝載機行業發展最主要的四大因素――能源工業、城市化建設、交通設施建設和出口市場還會繼續發展,且仍在一浪高過一浪地向前發展。可以肯定的是,未來裝載機行業的競爭不僅僅再局限於產品的競爭,更是一個產業鏈的競爭。
雖然在年初的時候,業界對2014年裝載機的行情已有「相對平穩」的判斷,但前三季度特別是近兩個月的數據還是讓大家有點失望。
金九銀十,每年的9月、10月,一直是工程機械行業銷售走俏的兩個月,但從公布的9月份行業統計數據來看,銷售旺季也仿佛帶著秋天的絲絲涼意。
積重難行
9月份我國境內26家主要裝載機製造商共銷售10001台,環比下降2.20%。
1~9月我國境內26家主要裝載機製造商累計銷售裝載機124458台,同比下降10.14%。
而往年一直被看好的出口市場,在前三季度的表現也差強人意,不少人甚至表示,裝載機出口市場已經一蹶不振。去年8月,柳工、徐工分別以579、628台出口量位居所有品牌第1、2名,但今年這兩個品牌分別僅僅出口191、392台,出口下滑幅度達67%、50%;廈工8月出口也受到較大影響,較去年同期下滑41.5%。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三季報此前也出爐,但是各家企業業績並不理想,多家公司報告期內出現虧損,柳工當季盈利僅1921萬元,作為行業龍頭之一的徐工機械淨利潤也僅為6898萬元。
對於三季度業績的集體滑坡,多家公司相關人士的觀點是,7、8月份是銷售淡季,三季度業績受挫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
可是也有企業的人員直言,「工程機械行業的季節性影響開始變得不明顯。往年3、4月份是銷售旺季,但是今年3、4月份銷售非常差,之後的月份會好一些,但是到了8、9月份銷售又不好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除了季節性因素以外,工程機械行業也正在進行一輪大的調整。目前工程機械市場保有量巨大,國內裝載機、挖掘機保有量都在150萬台左右,同期國內裝載機、挖掘機產能已分別超過50萬台。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企業員工直言,「產能過剩已是行業普遍共識,行業前幾家都在有意識地控制產能。」
比如山推股份採取的措施是,產量一般按訂單生產,訂單多產量多,訂單少會相應減少產量。但這並不是固定的,為了維持正常經營會保留一定量庫存,不能等訂單來了再生產。此外,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房地產新建項目增速減緩,而作為房地產重要上游領域,工程機械行業面臨開工率不足的問題。
但關鍵矛盾還在於供求的不匹配,目前全球裝載機、挖掘機需求分別為每年在30萬台左右,但是僅中國國內企業裝載機及挖掘機的產量就已經分別超過50萬台。
「即便全球其他企業都停產,我們也還是產能過剩。這是行業同仁必須正視的現狀。」業內專家如是說。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目前中國大大小小的工程機械企業就超過上千家,未來市場競爭會加劇,行業整合速度會更快。
格局
有人說,現在裝載機行業的格局已經形成,短期內整合也很難撼動前幾家的行業地位了。
但在記者看來,世事無絕對。早在2010年前,我們談論裝載機行業地位時,會用「鐵三角」來形容柳工、龍工和廈工的不可撼動。但沒多久,臨工打破「僵局」,成功躋身第一梯隊,形成四分天下之勢。2013短短一年,徐工裝載機又以近40%的增長量強勢躋身第一梯隊,形成當下五強割據之勢。
由此看來,在看似平穩的行業里也會有暗流涌動,特別是在整合動盪期,這種幾率也在加大。
首先,從2013年上述五家裝載機企業銷量來看,柳工和臨工突破3.2萬台,一騎絕塵。龍工2.5萬台、廈工和徐工不相上下,都是2.3萬台。而反觀第二梯隊的幾家,山工作為一支新銳力量今年表現可圈可點。其在8月份取得了今年2月份以來的最佳市場份額,市場份額超過5%。
可不要小看這區區5%的市場占有率,目前中國裝載機市場5大品牌占據了75%~80%的市場份額,其餘品牌很少有超過5%市場份額的情況出現。而此次山工超5%市場份額也有其內在因素的,有人說這獲益於卡特彼勒強大的資金、營銷平台,以及強大的技術管理支持。
實際上從2013全年裝載機銷售前十名統計數據來看,山工和福田雷沃重工都在7000台左右,而2013年山工以全新的品牌形象開啟了新征程,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山工機械品牌戰略的調整:突出自身優勢、擴充產品線、主攻重點市場、加強銷售網絡。可以肯定的是裝載機依然是山工的重點,SEM650B則是其中的明星產品,其突出的性能詮釋了山工裝載機在重載工況下的優秀表現。
而福田雷沃重工經過多年的技術儲備,據悉今年將會在寶馬展期間重磅推出其D系列挖掘機和升級版的EXT裝載機。
對於福田雷沃重工在工程機械行業的打算,該公司黨委書記梁啟榮曾表示,福田雷沃重工進入工程機械剛十個年頭,如果拿人來類比,之前更多的是一個學習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今後,企業必須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確實相對於其他的企業而言,福田雷沃重工沉浸行業的時間尚短,有此成績已實屬難得。
不過由於其企業成立定位就把目標鎖定在全球市場,因此其裝載機出口表現一直比較搶眼。據悉從2013年開始,雷沃裝載機曾先後出口三批次共560台裝載機參與利比亞戰後建設,而今年上半年也有利比亞160台和阿爾及利亞460台裝載機出口訂單。
而在山工和福田雷沃重工之後還有山東常林等製造企業也都在調整產品結構,努力在競爭加劇的市場中站穩並前行。
眾所周知,山東長期是裝載機銷售市場的大戶,每年消化的裝載機數量非常可觀。而沃爾沃集團也準備將其挖掘裝載機和平地機產品放至其合資公司山東臨工來生產,此舉除了成本的考慮外,也與中國是世界裝載機第一市場不無關係。而我們看到在裝載機第二梯隊中,就有好幾家都是山東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
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相比於第一梯隊要面對產能顧忌、庫存消化等問題,第二梯隊企業則顧忌少很多,因此很難說目前已經形成的格局沒有重新站隊的可能。
據裝載機行業分析及布局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長期來看,拉動中國裝載機行業發展最主要的四大因素――能源工業、城市化建設、交通設施建設和出口市場還會繼續發展,且仍在一浪高過一浪地向前發展。因此,中國裝載機行業今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會再一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的格局有望發生變化,一些不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將會逐步淡出市場,導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但可以肯定的是裝載機行業的競爭不僅僅再局限於產品的競爭,更是一個產業鏈的競爭。
更多裝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裝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