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政策環境無疑在蓬勃的發展態勢中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中國官方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及銷售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補貼。僅去年一年,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就達到300多億元。
政策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汽車製造商在發展新能源技術方面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市場也在免徵購置稅或地方性牌照發放等優惠政策的帶動下開始加快擁抱新能源產品的步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月中旬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中國累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40.28萬台,同比增長44.27%。「根據今年的發展形勢估算,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到全球總量的4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表示。此外,中國汽車製造商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已接近40萬台,市場份額達1.4%,在全球電動車銷量中占一半以上。
除政策原因外,市場的信心還來自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層面所取得的突破。此前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及配套設施稀缺等問題的擔憂正逐漸得到緩解。
政策的變化將率先為新創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發展增加不確定性。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表示,中國政府堅持將逐步退出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到2021年完全取消,今後將由市場決定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在未來4年內,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逐年減少20%,2019-2020年度將減少40%,2021年補貼政策完全退出。更多相關新能源汽車行業數據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