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作為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高端業態,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擴張速度較快,2016年我國服務外包行業運行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作為全球接包大國,經過「黃金十年」快速擴張,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美元,發展進入量質並舉新階段,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2016年,在全球投資貿易低迷的情況下,我國服務外包繼續快速發展,離岸服務外包日益成為我國促進服務出口的重要力量,對優化外貿結構、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新簽服務外包合同額10213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20.1%;離岸服務外包規模約占全球市場的33%,穩居世界第二。
規模持續快速擴大。2016年1~12月,我國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為1472.3億美元,執行額1064.6億美元,分別增長12.45%和10.11%。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952.6億美元,執行額70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14%和8.94%;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額519.7億美元,執行額360.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07%和12.46%,增速均超過同期全國外貿增速,成為對外貿易及服務貿易中的一大亮點。
結構高端化升級態勢明顯。從「成本套利」走到「智能化服務」,服務外包的技術支持由傳統的網際網路與信息技術轉向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基於雲的服務模式被廣泛認可,雲端交付也大量被傳統服務外包企業所採用,SaaS(軟體即服務)和On-demandPayment(按需付費)成為主流的交付與定價模式。
2016年又出現服務外包企業加速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從具體業務結構看,2016年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合同執行金額分別為563.5億美元、173億美元和335.6億美元,執行額比例由2015年的49:14.2:36.8調整為53:16:31。基於企業信息化需求的提升與雲計算業務的快速發展,ITO比重大幅增加,KPO占比小幅回落。但是得益於智慧財產權研究、數據分析與挖掘、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與測試等業務的超高速增長,KPO同比增速達31.65%,超過同期ITO24.76%與BPO28.98%的增速,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升級特徵更加明顯。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在多年的政策引領與支持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累計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39277家。
2016年,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5506家,企業經營成本的不斷上升加速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通過海內外併購、與發包企業建立長久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速服務技術的研發創新投入等手段,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引領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中軟國際、浙大網新、浪潮、軟通動力、文思海輝等5家企業入選全球服務外包100強企業。
吸納就業能力提升。作為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服務外包一直是高水平人才就業的高地。2016年,全國服務外包從業人數增加至856.1萬,年新增121.4萬人,其中,大學學歷從業人數年新增79.72萬人,累計達到551.28萬人,大學生占比為65.7%,較去年增加1.5%。
各地針對服務外包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制定了適合本地特色的人才計劃與人才重點工程,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更趨成熟,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的部分高校根據產業發展的最新技術與業態增設課程,為產業轉型升級做好人才蓄水池。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外包服務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服務外包產業搶抓「網際網路+」新經濟形態發展重要機遇,積極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社交網絡等新興技術,在業務形態、商業模式、組織方式等領域持續創新。
更多服務外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外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