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發表報告,指恆指今年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已降至5.1%,去年1月及去年8月分別為9.4%及6.8%。MSCI中國盈利增長預測亦降至9%,較一年前的14.2%下降。港股現時估值存摺讓,恆指相當於未來一年預測市盈率8.8倍,或市帳率1倍,較歷史均值低出1至2個標準差。滬深300指數及MSCI中國指數則低出一個標準差。該行下調恆指目標價,今年6月底料見21000點(原先料26000點),今年底料見22000點(原先料28000點),以反映每股盈利增長放緩。
港股日前升至逾3年高點,大市值公司的融資活動有所增加。瑞銀認為,這並不代表市場的估值已見頂,當前股權融資所占港股市值的比重,仍遠低於2015及2021年的水平。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報告中稱,本季度公布的股權融資僅相當於香港市值的0.3%,遠低於2015及2021年約占市值1%的水平。他表示,科技、工業、銀行、能源、材料領域的公司,在進行股權融資後的12個月內通常跑贏同業,因為增量資金可能預示著未來盈利增長會更好,其他行業的公司通常跑輸同業,因為投資者可能更擔心募資導致的稀釋影響。他指出,今年香港市場的主要資金流入似乎是南向資金,這些資金仍能抵消股權融資活動的增加。
華西證券指出,港股市場出現進一步下跌,港股市場之前漲幅較大的個股出現了進一步的回調。對於之前短期累計漲幅大且交易過熱的港股部分資產,需等待壓力進一步消化,仍然不建議大幅追高;現階段港股整體市場尚未進入全面大牛市拉升段;若無外圍等客觀因素影響,對於港股中恒生科技、醫療保健業、消費、周期這些領域內部估值偏低且有基本面支撐的局部低位資產有一些中期結構性機會,存在隨著一些回調震盪分批低吸的機會區間。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在A股和港股做價值投資,還要考慮更多因素,包括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市場波動較大等,做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投資。從全年資本流動來看,今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是從美股流出,尋找新的估值窪地,而A股剛好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許多投行也紛紛發表看好A股和港股的報告。短期的調整不改本輪中長期走勢,這輪由科技股帶來的牛市超級行情有望延續兩三年以上。建議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抓住好公司被錯殺的機會,通過布局優質股票或優質基金,真正實現財富增長。
華泰證券發布港股策略報告稱,近期MSCI指數中主要境外中資股已披露財報或指向三大線索:1)主要科技企業盈利基本超預期,盈利兌現和AI產業的發展或持續支撐港股行情;2)私有部門主導的AI+投資有望進入加速階段,支撐國內宏觀總需求;3)部分創新藥龍頭在2025年或將扭虧轉盈,有望提振市場信心。1—2月經濟數據指向國內基本面出現積極信號,且3月數據顯示今年部分消費量價有邊際企穩的跡象。隨著科技股的財報業績得到驗證,基本面邏輯或將持續支撐港股的相對行情表現,中長期仍堅定看好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海外方面,聯儲如期暫停降息,此後關注4月初潛在外生衝擊對市場的或有影響。操作上,維持啞鈴配置,關注科技重估(網際網路/硬體)、新消費、創新藥以及高股息中兼具攻守屬性的通信等板塊。
今天,港股突然迎來巨震,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大跌超3.5%,恒生指數一度大跌近2.5%。今天中午,高盛傳來的最新報告指出,隨著中國股指估值逼近合理目標,預計牛市將會放緩,並且在未來幾周美國、中國政策和地緣政治議程再次活躍下,獲利回吐壓力顯現。不過,華泰證券認為,短期視角對港股不宜悲觀,中長期仍堅定看好中國資產重估行情演繹。(券商中國)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