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收盤,A股市值前十榜單中,銀行股占據「半壁江山」,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其市值合計約8萬億元。其中,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最新市值分別為1.8萬億元、1.53萬億元、1.45萬億元、0.98萬億元。在機構看來,A股市值龍頭的變遷,是市場重要信號,往往標誌著新選股範式的形成,對未來機構投資者的行為和市場風格影響顯著。目前,基於高股息策略,多家機構表示對銀行板塊看好。(中證金牛座)
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熱情持續升溫。近日,富達國際、高盛、摩根史坦利等密集發聲,看好中國股市投資價值。在人工智慧(AI)技術爆發、政策紅利釋放、企業業績改善等因素驅動下,中國資本市場正展現出強大的「磁吸效應」。外資的熱情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布局舉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披露,3月26日,國際老牌資管公司范達集團旗下的范達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這是外資加碼中國市場的最新案例。
新加坡富時海峽時報指數上漲0.2%,至3963.71點,追隨前夜美股小幅上漲的走勢。Saxo Strategy團隊在一則評論中表示,投資者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豁免以及可能對汽車和藥品徵收的新關稅持謹慎樂觀態度。主要股票中,新科工程上漲1.7%,星展上漲0.7%,凱德投資上漲1.1%。下跌的股票包括,新加坡電信下跌0.9%,海庭下跌0.5%。
周一早間,印尼基準股指雅加達綜合指數一度跌超4%,盤中跌破6000點,為2021年以來首次。截至記者發稿,雅加達綜指跌幅縮窄至2.3%,報6114點。分析認為,印尼股市本輪暴跌有諸多因素。首先是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建立的新主權財富基金「達南塔拉」(Danantara),這是印尼效仿新加坡淡馬錫打造自己的國有超級投資公司,市場對此存在疑慮。再者,普拉博沃推出了一項針對學童和孕婦的全國「免費午餐計劃」,這項政策預計每年將花費280億美元,該計劃會給印尼的財政狀況帶來壓力。另外,印尼縮減增值稅上調範圍,以及全面削減預算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情緒。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印尼盾匯率帶來壓力,上周印尼盾兌美元匯率下跌超過1%。多種因素下,摩根史坦利把印尼的MSCI評級下調至減持,另外,高盛也把印尼股市的評級從增持下調至持股,進一步削弱了投資者信心。(券商中國)
渣打北亞區投資總監鄭子豐估計,從現時至4月初整個環球股市可能陷入動盪期。基於關稅風險提高,美元跌幅有限,資金未必會再大幅流向非美市場,市場可能更重視均衡的配置,而港股經過一段時間大升後,已步入整固期。鄭子豐對中國股票的看法仍為「中性」,建議可從兩方向加倉,一是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料電商、軟硬體行業可不同程度受惠DeepSeek及AI廣泛的應用的年代,隨大型科網股大力投資AI,這提升該行對中概股在AI領域可以得益的信心;二是防禦性較高的高息非銀國企H股,並建議可趁整固期配置,當市場步入動盪的階段,高息股可給予較大投資信心,而且,國企正陸續公布業績,料業績不會太差。
首先能真金白銀髮錢的公司,一般情況下都是盈利能力強、財務健康的企業。比如工商銀行今年1月派發了500多億元分紅,農業銀行也拿出400多億元,這些「大手筆」直接讓投資者感受到「穩穩的幸福」。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分紅金額創歷史新高。超3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春節前2個月實施分紅,金額超3400億元,創造了歷史紀錄。這就像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可以吸引更多資金入場。 還有政策助推的作用,比如去年發布的「國九條」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加強分紅,另外今年分紅手續費還減半了,相當於企業發紅包的成本降低了,自然更願意「慷慨解囊」了。 說完了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再來看看對宏觀經濟 。A股分紅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是消費提振的「隱形推手」。簡單來說,分紅到帳後,投資者是不是就可以把部分資金用於消費了呢?比如用分紅的錢給家裡換新家電,買新手機等等消費品,超千億分紅到帳,相當於給消費市場注入一筆「活水」,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收入,一定程度上提振消費。 最後,穩定的分紅其實也能吸引長期資金。市場越穩定,普通投資者面臨的波動風險就越小。 分紅常態化的同時,咱們也需要警惕「假大方」。有些公司借錢分紅,表面大方的背後可能在「埋雷」。因此,關鍵還是要關注企業現金流和負債率。上市公司分紅是好事,但是企業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才是根本,能持續賺錢才是王道。 具體到廣大投資者,一定記住不要盲目跟風,還是得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來綜合布局。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政策引導和制度完善下,A股的「紅包雨」未來可能會下得更穩、更久。(央視新聞)
瑞銀策略師預計,今年全球股市將繼續反彈,並保持MSCI全球指數年底目標在910點,暗示約有9%的上行空間。由Andrew Garthwait牽頭的策略師寫道,戰術指標適度樂觀,人工智慧料將提高生產力,而信貸利差、ISM、PMI都支持股票風險溢價,即使債券收益率上升。策略師預計2025年MSCI全球指數每股收益增長5%,歐洲斯托克指數EPS增長3%,新興市場增長16%;仍超配歐洲市場,到年底斯托克600指數有約6%的上行空間;熊市的先決條件尚未形成,到目前為止,只是美國而非全球經濟增長受到威脅。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