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資本市場聚焦智能製造領域,工業母機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持續升溫。作為高端製造的關鍵支撐,工業母機在人形機器人精密零部件生產中扮演核心角色,疊加行業更新需求拐點臨近,相關上市公司迎來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一、人形機器人推動產業革新 工業母機成降本增效關鍵
人形機器人賽道持續爆發,帶動減速器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大業股份、青海華鼎等減速器領域企業股價連創新高,而工業母機作為製造根基更受市場關注。宇環數控憑藉連續三日漲停的強勢表現,凸顯出該板塊在智能裝備領域的戰略地位。數據顯示,20242026年或將成為工具機行業更新需求爆發期,超480萬台服役超十年的老舊設備面臨更換,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A股工業母機板塊匯聚近百家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規模達1.1萬億元。其中匯川技術、上海電氣等千億級龍頭依託核心技術優勢占據領先地位,豪邁科技、華工科技等百億市值企業則在細分領域持續深耕。市場表現方面,恆工精密年內漲幅超200%,巨輪智能股價翻倍,東土科技、夏廈精密等10餘只個股實現50%以上漲幅,印證了資金對板塊的深度認可。
從業績預期看,埃斯頓憑藉20倍以上的淨利潤增速位居首位,超卓航科、欣天科技等十餘家企業預計實現利潤翻番。機構預測顯示,30餘只個股有望實現超過30%的業績增長,其中中國西電、科德數控等獲得10家以上機構關注。這種高成長性既源於人形機器人帶來的增量需求,也受益於工具機行業更新周期啟動形成的雙重驅動。
隨著製造業升級持續推進,工業母機作為"國之重器"的戰略價值持續凸顯。從精密減速器到五軸聯動數控工具機,核心技術的國產化突破正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機構測算顯示,僅更新需求即可支撐千億元級市場空間,疊加人形機器人萬億規模量產預期,相關企業有望在技術疊代與產能擴張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總結來看,工業母機板塊正處於政策紅利釋放、市場需求爆發和技術創新突破的多重交匯點。隨著頭部企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及市場份額穩步提升,該領域不僅將深度受益於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更將成為中國高端製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推動力量。
更多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形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機器人伺服電機的核心材料。隨著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持續火熱,稀土磁材市場的需求也水漲船高。中鎢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月以來,多數稀土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記者調研發現,近期,煙臺、包頭、贛州等地的多個稀土項目紛紛加快建設進度。多家磁材上市公司紛紛啟動在機器人產業鏈的布局,向磁組件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 (上證報)
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機器人伺服電機的核心材料。隨著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持續火熱,稀土磁材市場的需求也水漲船高。金力永磁(包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權介紹,今年1月,公司產量同比增長50%,月產量達到近1600噸,2月每天的產量保持在55噸以上,企業訂單飽滿。中鎢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月以來,多數稀土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記者調研發現,近期,煙臺、包頭、贛州等地的多個稀土項目紛紛加快建設進度。多家磁材上市公司紛紛啟動在機器人產業鏈的布局,向磁組件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中信證券預計,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釹鐵硼需求有望增至2.36萬噸,對應的2023至2035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83.8%。(上證報)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