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其自主設計的8600車位汽車運輸船(PCTC)"文景口"號命名工作,標誌著中國高端船舶製造領域取得新突破。該船憑藉14層甲板、LNG雙燃料動力系統及創新工藝,不僅創下同類船舶建造周期最短紀錄,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國際物流運輸的重要載體,為歐洲市場運力緊張局面提供了解決方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運輸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文景口"號作為中國首艘自主研發的超大型汽車運輸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甲板總面積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11個標準足球場。其創新採用LNG雙燃料低速主機與高壓供氣系統,在航速19節下可滿足國際最嚴苛的排放標準。更值得關注的是,該船從塢內建造到碼頭調試僅用時200天,首次實現"船塢、碼頭各100天"的行業標杆周期,展現了中國船舶工業在高端船型領域的快速響應能力。
該PCTC通過多維度優化實現了運輸效能最大化:14層甲板採用模塊化布局,每層淨高及支柱間距經過精密計算,可靈活裝載小轎車至重型工程車等不同規格貨物。特別針對新能源汽車特性,設置專用通風系統與危險品適裝區,並支持電動車、氫燃料車等多種能源車型運輸。環保設計方面,船舶能效指數(EEDI)較第三階段要求降低25%,C型LNG儲罐配合高效推進裝置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30%。
面對1.8萬噸鋼材加工的複雜工程,外高橋造船將郵輪建造經驗融入PCTC項目。通過電磁矯平技術控制薄板變形(占總鋼板50%以上),運用相控陣超聲波監測提升焊接精度,並首次實現全寬型大總段搭載工藝。在流程管理上,該船創新採用"油+氣"雙模式試航、艙室強度試驗與主機負載試驗同步進行等方法,在首制船上達成建造周期最優解。同時引入智慧物流平台優化10萬綁紮孔和10萬平方米絕緣施工的物料調配,為後續批量化生產奠定基礎。
結語:
從設計研發到精益建造,"文景口"號不僅代表中國汽車運輸船製造的技術新高度,更通過綠色動力與智能化工藝重塑全球航運格局。其即將投入運營的歐洲航線首航將承載5700餘台車輛,為跨國汽車貿易提供高效環保解決方案。隨著外高橋造船今年已交付7艘民船的加速節奏,中國船舶工業正以創新實力推動國際物流運輸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更多汽車運輸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運輸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