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AWE 2025展會上,AR眼鏡領域的技術突破再次引發關注。雷鳥創新推出的X3 Pro AR眼鏡及多項AI+AR生態成果,展現了從光學顯示到空間計算的全方位技術創新能力。其量產級全彩Micro LED光波導技術和本地化SLAM算法部署,不僅解決了行業痛點,更通過軟硬體協同與生態融合,為下一代智能終端的發展提供了新範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AR眼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雷鳥創新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全彩Micro LED光波導AR眼鏡量產的企業。其自研的微顯示模組體積壓縮至0.36cc,在保持高亮度的同時,通過光刻刻蝕工藝將彩虹紋抑制率提升至95%以上,顯著改善了戶外強光環境下的使用體驗。空間計算核心算法SLAM在4nm晶片上完成本地部署,實現毫秒級初始化與行業領先的能效比,精準度接近國際頭部廠商水平。
為解決AR眼鏡的量產難題,雷鳥創新採用「攀登珠峰」與「沿途下蛋」的雙軌戰略。一方面持續攻關碳化矽等前沿光學材料;另一方面將成熟技術快速轉化為市場產品,如Air系列通過BirdBath光學方案實現成本優化,並以年出貨量百萬級的規模進一步攤薄供應鏈成本。這種策略使X3 Pro在保持技術領先性的同時,採用更務實的刻蝕波導工藝,平衡了用戶體驗與量產可行性。
通過自研AI中台與阿里雲合作開發眼鏡專屬多模態大模型,雷鳥創新構建了完整的AI+AR技術棧。在翻譯等典型場景中,系統可實時捕捉環境圖像並精準映射虛擬信息至物理空間,解決了傳統顯示方式的空間對應難題。開發者平台整合SLAM框架、語音識別及眼動交互能力,為虛實融合應用提供低門檻開發環境,推動生態內容快速疊代。
AR眼鏡作為兼具智能終端與時尚屬性的品類,其市場規模預計超過智慧型手機。成功企業需具備硬體設計、算法優化及生態構建的綜合能力。當前,雷鳥Air系列已通過產品市場匹配度驗證,供應鏈成本成為下一階段關鍵突破點。隨著技術成熟度提升與大眾市場滲透加速,AR眼鏡正從概念走向規模化應用。
總結
雷鳥創新以全彩Micro LED光波導量產為支點,結合AI算法的深度整合,重新定義了AR眼鏡的技術邊界與應用場景。通過平衡前沿技術研發與商業化落地的雙重路徑,在光學顯示性能、交互體驗優化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顯著優勢。隨著生態系統的持續擴展和供應鏈效率提升,其產品正在推動AR技術從行業工具向大眾消費電子產品演進,為智能終端市場的格局變化注入新動能。
更多AR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AR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上周(8月12日-16日)AR(增強現實)眼鏡站上風口,二級市場上相關概念股強勢上漲。博士眼鏡在上周5個交易日中累計漲幅高達148.59%,亞世光電累計漲幅43.68%,緯達光電累計漲幅40.96%,卓翼科技累計漲幅32.08%,創維數字累計漲幅30.10%,億道信息累計漲幅20.96%。 消息面上,多家海內外企業加速推出AR眼鏡產品。海外巨頭Meta預計於今年9月份推出新款AR眼鏡,蘋果則正在研發輕量級AR眼鏡。國產品牌Rokid AR眼鏡銷售強勁,華為、小米等也已推出智能眼鏡。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AR眼鏡是AI(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落地終端之一,海內外科技巨頭積極布局AR眼鏡產品,預示著產業鏈將迎來反轉向上發展。」(證券日報)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