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周五報導,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唐寧街緊急聲明中表示,針對美國對英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的決定,英國「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應對措施的權利」。此舉標誌著英美特殊關係面臨自2018年川普政府對歐關稅戰以來最嚴峻考驗。斯塔默特別強調:「這不是簡單的貿易爭端,而是關乎全球規則秩序的原則性問題。」
更多關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關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華泰證券認為,上周A股延續縮量調整,市場風格呈現「小切大」「高切低」的特徵。展望來看,關稅和業績期兩大「靴子」落地前,維持指數處於「整固期」的判斷:1)海外方面,美國2月PCE和消費數據加劇類滯脹擔憂,4月2日「對等關稅」落地前政策不確定性風險和落地後力度超預期的風險仍需重視;2)國內方面,年報與一季報業績兌現壓力較大,小盤相對大盤壓力或更大。配置上,建議繼續增配大盤、紅利和低位+景氣韌性或改善的高性價比方向,如白電、航空、電池、工程機械等;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線,逢低配置存儲、端側AI等,關注新凱來能否成為半導體設備的「DeepSeek」時刻。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4月初關稅「風暴」即將落地,中國可能受影響最大,但準備也最充分;控供給、保需求,二季度國內政策發力方向越發清晰。關稅「風暴」落地後,預計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復。從業績層面來看,核心資產已體現出極強的經營韌性,左側布局的契機已經成熟;從流動性層面來看,活躍資金明顯退潮,產業主題需要催化及時間來蓄勢。配置上,延續科技點火、供給側發力和消費補短板的思路。
日本多家媒體28日發表社論,抨擊川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的決定,呼籲各國聯手應對美國單邊主義做法。 《朝日新聞》發表題為《看不下去的美國政權「暴走」》的社論,指出川普政府此舉是進一步損害各國享有自由貿易好處的「暴舉」,對日本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尤為嚴重。日本政府有必要認真研究對策。社論指出,美國單方面徵收高額關稅,是對世貿組織規則和各國間貿易協定的無視,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混亂。日美關係雖然重要,但對川普政府的無理要求,日本政府「應予以堅決應對」。 《產經新聞》發表《動搖自由貿易的「暴舉」》社論說,汽車是日本對美最主要出口產品,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約6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50.8日元),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三成。日本汽車業每年產量達50萬億日元,是日本支柱產業。日方應「官民一致」應對「川普關稅」,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 《讀賣新聞》發表題為《無法容忍的無理舉措》的社論,指出美方此舉違反了2020年生效的日美貿易協定。社論說,日方應考慮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隨著事態發展,也要考慮推出報復性關稅等對抗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在題為《立即撤回不正當的「川普關稅」》的社論中指出,川普政府決定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打擊,國際社會應團結一致要求撤回「川普關稅」。社論說,貿易戰沒有贏家,美方應認識到,高額關稅政策也將損害美國自身經濟。 《每日新聞》發表社論說,川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充分暴露川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姿態。日本不應坐視美方這種破壞自由貿易體系的情況,應與同樣受影響的其他國家聯手應對。(新華社)
「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擾亂了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更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衝擊。」肯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新華社)
由於不清楚川普具體會實施哪些關稅,投資者更加謹慎。「我不斷從客戶那裡,以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聽到的一個詞就是不確定性。央行決策者也是這麼說的,」紐約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場策略師Mar cChandler說,「我們知道的一件事是,4月2日,我們將收到對等關稅消息。我們不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