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12月數據顯示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56.3萬億元,同比增長5.3%,呈現溫和復甦態勢。在結構性調整背景下,高技術製造、裝備製造等領域物流需求顯著增長,跨境航空貨運和區域多式聯運等新興模式快速發展,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開年以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延續恢復性增長,12月累計實現56.3萬億元,同比增長5.3%。當前物流需求進入調整階段,工業品與消費領域表現出現差異化特徵:一方面高技術製造、裝備製造等新興動能保持強勁增勢;另一方面農村電商及區域多式聯運網絡建設持續發力,展現出市場潛力的多元釋放。
12月高技術製造業相關物流需求同比增長9.1%,顯著高於工業品整體3.2個百分點。科技與電子製造深度融合成效顯著,機器人及控制系統產量激增近30%;碳纖維複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材料領域保持高速增長。政策支持下,鐵路運輸設備和城市軌道裝備物流增速突破20%,汽車製造和家用電器物流需求分別增長12.0%和10.1%,形成產業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
物流供給端持續優化結構,區域多式聯運網絡加速成型。以廣州港為例,通過整合鐵海聯運服務,12月完成貨櫃運輸8.9萬標箱,同比增長15.6%。跨境航空貨運在電商帶動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國際貨郵量達57.5萬噸,同比增幅達17.9%,成為連接全球市場的重要通道。
物流業總收入保持擴張態勢,12月突破1.9萬億元,同比增長4.8%。重點物流企業通過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提升效率,頭部企業在智能設備、家電等領域的合同訂單量維持20%以上增速。順豐、京東等領軍企業推動的全鏈條服務模式,有效降低上下游運營成本,帶動行業整體服務能力提升。
總結來看,我國物流業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中展現強大韌性,高技術製造與跨境貿易成為主要增長極,多式聯運和智能供應鏈創新不斷突破發展瓶頸。隨著區域協同網絡不斷完善及新興技術深度應用,物流行業正加速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持續釋放新動能。
更多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國快運龍頭企業安能物流(9956.HK)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盈喜公告。公告顯示,安能物流預計2024年度經調整利潤將不少於人民幣8.3億元,較2023年同比大幅增長約62.8%,核心業績指標全面攀升,營業收入預計同比增長約16%,毛利預計同比增長44%,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實現穩健的高質量增長。業績強勁增長不僅驗證了公司變革路徑的正確性,更彰顯了龍頭企業的增長潛力與引領性意義,安能物流有望在快運賽道持續領跑,開啟新一輪價值成長周期。自2022年戰略變革以來,安能物流堅持聚焦「利潤與品質並重的有效規模增長」戰略,其運營效率及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已連續多個季度實現利潤與貨量雙位數增長。可持續、高質量的業績增長為其奠定了先發優勢,也獲得多家機構認可。中金公司最新報告將其目標價上調10%至11港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看好公司藉助網絡生態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獲利中長期良性增長;興業證券給予「增持」評級,認為「加盟制零擔快運龍頭安能物流,已進入精細化管理的業績釋放期」。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