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財經頻道 >> 財經要聞 >> 政策與資本共振下的併購新局:多方視角探討產業整合路徑

政策與資本共振下的併購新局:多方視角探討產業整合路徑

2025-04-18 09:07:1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以"圓桌論壇聚焦"為隱含核心場景)

  中國資本市場正經歷一場由政策驅動的併購重組浪潮。2024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疊加北京、上海等多地配套措施落地,推動2025年一季度併購交易規模同比激增115%,但基金退出機制仍面臨結構性挑戰。在政策窗口期與產業轉型需求的雙重催化下,併購市場的機遇與痛點正引發各方深度探討。

  一、政策紅利釋放推動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監管層與地方政府形成改革合力,2024年"併購六條"出台後,上海、深圳等地單獨發文強化支持。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併購市場披露交易1647起,規模達7779億元,其中橫向整合貢獻456億元(占比6.78%),戰略合作與資產調整分別占6.52%和1.73%,凸顯產業鏈重構趨勢。政策對產業協同的引導作用在數據中得到直觀體現。

  二、交易規模逆勢增長凸顯結構性特徵

  儘管整體併購事件數量微增0.98%,但交易總額同比翻倍式增長,反映大額戰略級交易占比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併購基金退出表現滯後於市場熱度——66支私募基金僅回籠262.77億元,顯示資本退出渠道尚未充分匹配市場活躍度。這種"規模擴張與退出滯後的結構性矛盾"成為行業討論焦點。

  三、產業鏈整合成併購基金破局核心路徑

  業內人士指出,併購基金應以上市公司為核心構建生態閉環:通過聯合產業龍頭、社會資本及政府資本設立專項基金,實現縱向上下游整合與橫向市場拓展。若基金能控股12家上市公司,則可建立穩定退出通道,這正是"併購六條"允許私募以產業整合為目的收購上市公司的政策設計初衷。

  四、政府引導型基金聚焦傳統產業轉型機遇

  在存量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併購重組成為產業升級加速器。專家建議政府資本應重點支持傳統製造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例如江蘇鹽城新能源產業集群通過併購實現產業鏈縱向貫通的發展模式。"全、新、強"三原則——全產業鏈整合、傳統產業新興化改造、企業質量提升——被視作區域產業升級的通用路徑。

  五、風險管控與激勵機制需同步優化

  商譽減值問題仍是併購後管理的核心挑戰,中國現行會計準則要求每年進行減值測試而非攤銷處理。若標的估值邏輯生變,可能引發對上市公司利潤的直接影響。對此建議:國企主導基金應強化管理層激勵;併購決策需動態評估基本面變化,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增長假設。

  結語

  在政策與資本共振的窗口期,併購市場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產業鏈整合、退出機制創新、政府精準引導構成三大核心發力點。隨著"募投管退"全鏈條生態逐步完善,併購重組有望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而如何平衡效率與風險,仍需各方在實踐中探索最優解。(數據源自Wind等公開統計)

更多圓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圓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延伸閱讀

王文濤部長主持召開葡萄牙中資企業圓桌會(20240605/06:24)

當地時間6月4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葡萄牙里斯本主持召開葡萄牙中資企業圓桌會。在葡開展能源、金融、建築、通信等領域合作的部分中資企業負責人參會。與會代表介紹了企業在葡經營發展狀況,並對深化中葡經貿合作提出建議。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趙本堂參加座談。王文濤表示,葡萄牙對華務實友好,中葡經貿合作利益契合度高、經濟互補性強。近年來,在中葡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葡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中資企業對葡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資企業要充分認識深化中葡經貿合作的重要意義,積極投身兩國務實合作,深挖綠色合作潛力,不斷擴大雙邊合作領域,拓展和培育合作新機遇,穩妥紮實推進第三方市場合作。圓桌會上,有些企業代表反映,近期歐盟以所謂「公平競爭」為由,持續打壓中資企業。據歐盟中國商會調查顯示,在歐中企對歐盟營商環境總體評價連續四年下降,這一趨勢令人擔憂。王文濤表示,有關國家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的指責完全站不住腳。公平競爭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和國際交往的基石,不能任由少數國家來定義。真正的公平競爭,應當是自己努力跑得更快,而非想方設法絆倒別人;應當是開放合作、平等互利,而非封閉排他、拉幫結派;應當是遵守已形成國際共識的規則,而非隨意破壞和篡改規則。中方倡導合作共贏,但不迴避也不懼怕競爭,歡迎良性競爭,反對遏制打壓的惡性競爭。(商務部發布)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融行業熱門報告

更多

金融相關報告分類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