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公開信息整理)
開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對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關注度持續升溫。4月中旬一則關於CIPS單日交易量超美元主導SWIFT系統的傳聞在社交平台刷屏,儘管相關方已澄清不實,但市場對跨境支付領域動態的敏感反應,折射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產業布局重要性。
2025年4月17日,一張顯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單日交易突破12.8萬億元"的截圖在社交平台廣泛傳播。該信息稱中國銀行總行電子大屏於4月16日凌晨1點30分實時顯示這一數據,並暗示人民幣首次超越美元主導的SWIFT系統。然而,相關金融機構迅速回應澄清此為不實消息。受傳聞刺激,A股市場跨境支付板塊早盤異動明顯,四方精創、京北方等金融科技類個股一度大幅沖高,但隨著闢謠信息擴散,漲幅快速回落。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自2015年啟動以來,已運行接近9年時間。作為我國自主搭建的批髮型支付清算平台,該系統專司處理跨境人民幣資金劃轉與結算業務。通過持續優化架構設計和服務網絡,已成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支撐載體。其核心功能涵蓋跨境貿易結算、投融資匯款及金融市場交易等場景,為全球市場主體提供安全高效的人民幣清算服務。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24年末CIPS系統業務已輻射至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年度處理金額達175萬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增長43%。這一擴張速度反映出國際市場主體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的持續上升,以及我國在跨境金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該系統與SWIFT等傳統國際支付網絡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通過支持多幣種結算和智能路由技術提升交易效率。
此次傳聞引發的資本市場波動,既暴露了信息傳播對新興市場的放大效應,也凸顯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儘管單日交易量突破12.8萬億元的消息被證實為誤讀,但CIPS系統近年來處理規模年均兩位數的增長趨勢仍具參考價值。市場參與者正逐步將關注點轉向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長期結構性機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結算需求、數字人民幣在跨境電商的應用場景拓展等。
總結:
2025年的跨境產業布局中,支付清算系統作為關鍵基礎設施的作用愈發凸顯。CIPS系統的持續擴容與技術創新,正推動我國在全球金融資源配置中扮演更積極角色。儘管短期市場波動源於信息誤讀,但其背後反映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跨境資本流動趨勢以及金融科技應用前景,將持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未來隨著更多國家加入系統參與者網絡,跨境支付市場的競爭格局和產業生態或將迎來新一輪變革。
更多跨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跨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