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深圳市憑藉其前沿的科技實力與開放的政策環境,在低空經濟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無人機產業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隨著技術疊代與市場需求激增,深圳正加速構建覆蓋研發、製造、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生態,並依託政策支持推動應用場景持續拓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無人機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在龍崗區海吉星農批市場,無人機配送已實現常態化運營。作為深圳市首個農產品低空物流示範項目,該航線通過與豐翼科技合作,成功將荔枝、水產品等高時效性農產品的配送效率提升40%以上。數據顯示,深圳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近300條,完成載貨飛行超170萬架次,其中生鮮配送占比顯著增長。這種模式不僅保障了深港兩地「菜籃子」工程的安全穩定供應,更驗證了無人機在應急物流、冷鏈物流中的核心價值。
深圳作為全國製造業強區,已集聚150餘家低空經濟上下游企業,形成涵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人才培養和場景推廣的完整產業閉環。以龍崗區為例,其低空智能融合測試基地為無人機企業提供數千批次技術驗證服務,二期建成後總占地面積將達22萬平方米。聯合飛機集團等企業在深圳布局生產基地,通過本地化供應鏈實現Q100農業無人機、傾轉旋翼飛行器等產品的快速疊代與量產。當前全市低空起降點已達756個,覆蓋商圈、產業園區及交通樞紐,為無人機規模化應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深圳市通過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在龍崗區坂田片區率先探索「低空智能融合飛行」模式,實現無人機與城市交通系統的高效協同。政府對航線補貼、測試場地開放等支持措施,推動區域形成技術標準輸出能力。截至2025年6月,全市已建成包括醫療急救物資投送、城市管理巡查在內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四旋翼巡檢無人機在11個行政區部署超千套設備,火災預警響應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
深圳通過政策創新與產業生態培育,正引領全球低空經濟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從農產品配送到城市治理,無人機技術已深度融入生產生活場景;而全產業鏈布局與基礎設施完善,則為行業突破提供了核心競爭力。隨著2025年更多應用場景落地及適航審定體系的健全,深圳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無人機之都」的地位,並帶動大灣區低空經濟實現萬億級市場擴容。
更多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