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航空技術持續突破和產業布局加速優化,國際航空運輸正成為連接區域經濟、促進人文交流的核心紐帶。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推動下,深圳作為中國重要的航空樞紐,正通過密集的國際航線網絡重構全球資源配置格局。2025年,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已突破50條,旅客量同比激增31%,凸顯其在全球航空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航空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深圳航空於2024年12月開通的深圳-墨爾本直飛航線,標誌著中國與大洋洲間又一高效空中通道的形成。該航線每周執飛三班(去程ZH811、回程ZH812),採用搭載先進客艙系統的空客A330寬體客機,配備公務艙平躺座椅、舒適經濟艙及全艙高清娛樂系統,顯著提升長距離飛行體驗。技術層面,該機型的燃油效率與航程能力直接支撐了單程約14小時的跨洲航行需求,成為深圳航空布局遠程航線的技術基石。
作為深圳機場2025年開通的第3條大洋洲直飛航線,深澳通道將與既有雪梨、奧克蘭航線形成協同效應,使深圳躍升為中國第9個直通墨爾本的城市。數據顯示,深圳航空目前運營19條國際及地區航線(占當地市場份額40%),其2025年進一步規劃海防等新航線,凸顯對「雙循環」戰略的積極響應。通過強化中轉服務——如6-36小時聯程客票可享免費酒店與觀光巴士——深圳正打造航空+旅遊融合生態,推動區域經濟要素高效流通。
2025年上半年深圳機場國際旅客量突破305萬人次,印證了航線加密對經濟的乘數效應。除墨爾本外,深圳還新增萬象、馬累等航點,並強化墨西哥城、杜拜等樞紐連接,形成覆蓋亞洲、大洋洲及中東的戰略布局。技術驅動下,航空運輸正成為大灣區企業「出海」與跨境合作的關鍵基礎設施:商務旅客可實現當日往返,學術交流與文旅消費成本大幅降低,進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全球化重構。
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聯動,深圳航空與深圳機場的協同實踐展現了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通過引入先進機型、優化中轉服務及拓展國際網絡,航空業正以更高效能連接全球市場,為區域經濟注入持續動能。未來隨著更多遠程航線的開通,深圳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太航空樞紐的地位,助力「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互聯互通向縱深發展。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