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雲南省正加速推進新能源產業布局。近期發布的第二批新能源開發方案顯示,該省通過規模化風光項目建設與政策創新,進一步強化了新能源產業鏈協同效應。截至2025年8月,雲南兩批風光項目累計規模已突破2876萬千瓦,成為全國新能源產能優化的重要區域實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印發雲南省2025年第二批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顯示,本批項目共涉及206個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427.155萬千瓦。其中,光伏項目154個、裝機1123萬千瓦;風電項目52個、裝機304.155萬千瓦。根據計劃,光伏項目需在2026年2月底前全面開工,風電項目則需於2026年7月底前啟動建設,並在2026年3月底前完成核准程序。這一規模較第一批的1448.905萬千瓦(含光伏1203.4萬千瓦、風電245.505萬千瓦)進一步擴大,兩批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2876萬千瓦。
為保障項目高效推進,雲南省建立了嚴格的日常調度機制。省發改委和能源局將實時監控開工率及投產進展,並針對滯後地區採取通報、約談等措施;若企業違反相關規定,則啟動整改或資源回收程序。在產業導向上,政策明確提出「兩新」(新技術、新產業)融合方向,要求落實國家設備更新方案,推動火電與新能源聯營發展,同時鼓勵通過綠電直連模式促進本地消納。
文件強調打破區域壁壘,清理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在資源配置環節,明確禁止將產業配套作為項目開發前置條件,保障市場統一性與企業公平參與權。此外,政策支持通過「綠電直連」實現新能源就近消納,這為本地高載能企業提供低成本用能渠道,進一步吸引綠色製造產業鏈落地。
雲南省的布局是全國新能源加速發展的縮影。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5.73億千瓦(陸上5.28億千瓦,海上4420萬千瓦),光伏總裝機約11億千瓦(集中式6.06億千瓦、分布式4.93億千瓦)。今年上半年新增風光併網規模分別達5139萬千瓦和2.12億千瓦,印證了行業持續擴張的強勁勢頭。
雲南經驗與新能源產業未來圖景
雲南省通過分批次推進大容量風光項目、強化政策監管及創新消納模式,在「十四五」期間已提前超額完成新增5000萬千瓦目標。其經驗表明,規模化開發與市場化機制設計是推動新能源產業鏈協同的關鍵。隨著全國範圍內綠電應用需求增長,雲南依託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和區位優勢,正逐步成為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布局的核心樞紐,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更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