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小型工程機械產品的熱銷成為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關注的焦點。智能化、小型化仿佛成為了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智能化是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但是小型化絕對不會是工程機械企業未來發展的唯一方向。或許,這只是現在這個特定時期的特定熱銷產品。當下,隨著城鎮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機械代替人工勞力已經成為大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型工程機械產品的走俏,但是僅僅靠小型工程機械產品的熱銷就為整個行業帶來大復甦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小型與大型的機械誰更強大,管住施工市場。「春蘭秋菊,各有其芳」,不能偏靠在小型機械上,大型挖掘機也有它不可或缺的一面。
受新城鎮化推進的影響,國內的各大主機生產廠家,不約而同的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小型挖掘機的推廣和加大同終端客戶的溝通上,尤其是一些國外品牌的主機廠家。最近一段時間,小型挖掘機的熱銷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普遍關注的熱點。實際上自2012年底開始,隨著水利部加緊布局新一輪的春冬季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超3000億元農田水利建設投資對小型挖掘機銷量的拉動作用明顯。同時,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成本的升級,企業越來越趨向於使用機械設備代替勞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挖市場需求。但是,大、中型挖掘機利潤豐厚但銷路受阻,小型挖掘機雖然適銷對路,但必須面對賣得越多賠得越多的窘境,還該不該繼續發展小型挖掘機?
隨著液壓挖掘機大量進入市場的快速發展,大型液壓挖掘機也越來越受關注。那麼國外的大型液壓挖掘機的發展概況是怎樣的呢?國外大型液壓挖掘機的開發大約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1979年,日立建機成功開發了UH50型正鏟超大型液壓挖掘機,斗容量達8.2m3,工作重量175t。
1987年,當時世界最大的日立EX3500型正鏟超大型挖掘機(斗容量18.8m3,工作重量330t)在日本開發成功,並在這一年又開發了斗容量 22m3,工作重量420t的EX4200型正鏟超大型挖掘機。此時世界其他公司也相繼開發出超大型液壓挖掘機,如小松PC1600型、卡特彼勒5130 型,利勃海爾R992型、R994型,特雷克斯(收購O&K)RH20C型、RH90C型等。1990年以後,超大型液壓挖掘機的斗容量不斷增加,達到了50m3以上;機重不斷加大,達800t以上,目前已經形成超大型礦山型與土方型液壓挖掘機系列。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超大型液壓挖掘機的最大工作重量已突破900t級,直逼1000噸,鏟鬥鬥容達50m3。生產超大型挖掘機的廠商主要分布在德國、日本、美國等工程機械製造強國,著名的生產企業有利勃海爾、卡特彼勒、日立、小松等公司,呈現「四足鼎立」的態勢。2012年,現代在法國展推出了首個超過 100噸的挖掘機R1200-9。全球最大噸位的挖掘機為特雷克斯RH400(現卡特彼勒6090)液壓挖掘機,重980噸。
近年來,有人說由於小挖的火爆銷量,大挖一度被「打入冷宮」,其實不然,國內外大型礦山及水利工程建設用的非公路自卸車在不斷向大型化方向發展,為了適應自卸車大型化的趨勢,保證在聯合作業中與自卸車相匹配,超大型挖掘機勢必提高斗容量,使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增加,從而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因此,超大型挖掘機的需求日益旺盛。只是因為這些龐然大物不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所以這部分市場很容易被忽視。
目前,超大型挖掘機為了獲得最大裝載能力,大部分採用的是大容量正鏟斗。隨著液壓挖掘機技術的發展,超大型反鏟液壓挖掘機開發與市場需求增加引起了行業的關注。6月3日,龍工想紫金礦業交付了首批定製的大型挖掘機,這不禁讓當前大小挖「冷熱不均」的局面得到緩解。據了解,龍工方面根據紫金礦山作業的特別需求,精心研製適合礦山作業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而紫金礦業也已進行了部署,今後所有礦山新增設備全部使用龍工品牌。如此說來,「冷熱不均」只是在於企業是否真正的用心。礦業集團是大型工程機械產品的主要購買者,如何打動他們,如何贏得這部分市場,工程機械企業們需要好好想想。
更多挖掘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挖掘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