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環境治理企業高負債下的生存挑戰

環境治理企業高負債下的生存挑戰

2025-04-03 18:55:2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隨著環保產業加速發展,部分企業面臨債務壓力與盈利結構失衡的雙重考驗。廣東東實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實環境」)作為固廢處理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在近40億元高額負債下尋求IPO突圍,其財務風險與盈利可持續性引發關注。數據顯示,該公司借款利息長期吞噬利潤核心,投資收益與稅收優惠貢獻近半數淨利潤,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面臨上市標準考驗。

  一、高負債壓頂:貨幣資金難抵短期償債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環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東實環境總負債達39.1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5.17億元。同期其帳面貨幣資金僅3.07億元,流動性缺口顯著。從財務結構看,公司資產負債率長期超過行業均值約25個百分點,2024年上半年末達77.65%,遠超可比同行52.26%的平均水平。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雖呈緩慢修復趨勢(分別為0.89倍和0.86倍),但仍處於行業低位,凸顯短期償債能力薄弱。

  高額負債進一步推高利息成本,報告期各年借款利息費用占淨利潤比例均超50%,2023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攀升至80%。以20212023年數據計算,累計利息支出吞噬了公司約78.5%的淨利潤。為緩解資金壓力,東實環境在招股書中坦言將依賴「借新還舊」與貸款展期維持現金流,但若短期借款無法滾動續貸,可能觸發流動性危機。

  二、盈利結構隱憂:投資收益撐起半數利潤

  儘管東實環境報告期內營收從5.15億元增長至9.83億元(2023年),淨利潤也突破1.47億元,但核心利潤依賴外部輸血。數據顯示,其投資收益占歸母淨利潤比例持續攀升:2021年占比67%,至2024年上半年已超78%。該收益主要來自聯營企業東莞市新東粵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的固廢填埋業務,但後者剩餘庫容僅支撐約10年運營周期,長期穩定性存疑。

  若剔除投資收益與稅收優惠,公司主業盈利能力顯著下滑。20222023年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3381萬元和2288萬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僅4.49%和2.39%,遠低於北交所要求的「不低於8%」上市標準。此外,稅收優惠貢獻進一步加劇依賴性:20212023年累計減免稅額超1.5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均值達37%。

  三、政策紅利退坡風險:補貼到期或拖累未來業績

  作為環保企業,東實環境享受多項政策支持。除增值稅即征即退外,其子公司新東元與新東灣的企業所得稅減免將於20262027年陸續到期。據測算,僅此兩項政策退出將在未來四年分別減少利潤約2850萬元、2200萬元及649萬元,疊加電價補貼收入可能波動(近三年補貼占淨利潤比例介於5%21%),公司後續盈利或面臨更大壓力。

  四、IPO募資用途爭議:償債優先凸顯財務脆弱性

  此次北交所上市計劃中,東實環境擬將全部2.4億元募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這一安排被交易所重點問詢,核心質疑在於其高負債成因與可持續經營能力。若債務問題無法通過融資改善,疊加政策紅利退坡,企業或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惡性循環。

  總結

  東實環境的案例折射出環保行業部分企業的典型困境:重資產模式下高槓桿擴張導致償債壓力陡增,利潤過度依賴投資收益與稅收優惠削弱主業競爭力。儘管其通過IPO募資試圖緩解流動性危機,但若不能優化資本結構、提升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未來經營風險仍將持續累積。在政策支持邊際減弱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債務規模與盈利質量,將成為決定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更多環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環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