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9日(星期三),中國主流財經媒體密集報導顯示,在多重政策協同與市場合力下,A股市場正迎來關鍵性穩定舉措。中央匯金公司領銜的「類平準基金」首次公開表態增持ETF,多家銀行股東同步宣布增持計劃,疊加險資權益投資空間擴容、央企回購行動加速等多重利好,資本市場信心提振信號顯著增強。4月8日數據顯示,A股成交額突破1.6萬億元,三大股指集體收漲,上證指數重返3100點上方,市場情緒明顯回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報紙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中央匯金公司於4月8日明確其在資本市場中的「穩定器」角色,宣布將加大增持各類ETF力度,並獲得央行流動性支持。此舉被市場解讀為具有「類平準基金」功能的政策工具首次公開發力。據披露,蘇銀理財等機構已率先加倉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通過長期資金入市對沖短期波動風險。同時,金融監管總局同步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政策,進一步釋放險資入市空間,形成多渠道資本「護盤」合力。
4月8日晚間,郵儲銀行、光大銀行等四家上市銀行相繼公告股東增持計劃。其中浙商銀行為個人投資者主動增持案例,其餘均為機構或國資背景股東行動。公告內容均強調「對資本市場長期發展信心」及「維護上市公司形象」,反映出銀行業績韌性與估值修復潛力的共識。截至當日收盤,上證50指數尾盤拉升超2%,金融板塊成為市場反彈重要推動力。
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新規後,保險機構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上限進一步放寬。根據測算,此舉理論上可釋放數千億元險資進入資本市場,尤其利好藍籌股與行業龍頭。結合中央匯金公司明確的ETF增持方向,政策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意圖明顯,為市場提供持續流動性支持。
國務院國資委同步推動央企業績與市值管理聯動,4月8日已有超230家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購計劃。數據顯示,4月7日至8日期間相關公告數量較前一周激增逾50%,涉及金額達數百億元。央企通過資產整合、建立常態化回購機制等舉措,進一步強化市場對優質資產的信心。
在政策密集出台的48小時內,A股成交額連續突破1.6萬億元關口,超3200隻個股上漲,中小盤ETF單日成交額創歷史新高。央行釋放「充足流動性支持」信號後,市場對後續降准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的預期顯著升溫,形成政策托底與市場自發修復的良性互動。
總結:多維穩市舉措構築中長期信心基石
從中央匯金的「國家隊」出手到險資、央企協同行動,再到上市公司密集增持回購,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通過制度性改革與短期政策組合拳,構建起穩定預期的核心支撐體系。隨著增量資金持續入場及市場估值修復進程推進,A股有望在政策護航下走出結構性行情,長期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此次穩市行動不僅是對短期波動的應對,更標誌著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機制建設邁出關鍵步伐。
更多報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報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