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端午節的臨近,粽子行業迎來新一輪消費高峰。從百億市場規模的突破到傳統品牌的創新突圍,從獵奇口味的推陳出新到價格策略的激烈競爭,2024年的粽子市場正以多元化姿態展現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商業活力。在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的同時,行業也在探索高端化、年輕化的轉型路徑,形成既有煙火氣又具創新性的產業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粽子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數據顯示,2024年粽子市場總量首次突破103億元大關,並預計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至110億元。這一躍升不僅源於端午節慶文化的持續升溫,更得益於品牌方對口味創新和營銷模式的深度挖掘。從上海老字號連鎖店前的長隊到電商平台的銷量激增,消費者對於粽子的熱情已突破地域與場景限制,形成了覆蓋日常消費、禮贈市場及旅遊伴手禮的多元需求網絡。
在傳統消費主力中老年群體的支撐下,上海沈大成、王家沙等老字號品牌通過產品疊代鞏固地位。例如某連鎖品牌的「紫米椰棗粽」與「西班牙黑毛豬雙肉粽」,單日銷量突破600隻;另一老牌餐飲企業推出的280克「特大黑毛豬肉粽」,因手工包制工藝吸引大量消費者排隊購買。這些創新既保留了傳統粽子的紮實用料,又通過差異化定位滿足細分市場需求,成為老字號抵禦新品牌衝擊的關鍵策略。
面對年輕消費群體,五芳齋推出紅燒大腸粽、辣條風味粽等「獵奇」產品;三全食品以玫瑰紅茶粽、茉莉龍井粽打造茶香系列;更有多家品牌將低糖、雜糧、高端食材融入配方。例如某老字號與可口可樂聯名的可樂粽,以及蘇州稻香村的黃精鮮肉粽,均通過健康化、趣味化設計搶占新興市場。這種「傳統+創新」的雙軌策略,既延續了節日文化記憶,又為行業注入年輕基因。
線下老字號粽子單價多在620元區間,禮盒定價集中在100400元;電商平台則通過促銷進一步壓低價格——某直播間散裝肉粽售價3.7元/只,單月銷量突破8萬份。與此同時,高端市場亦有「大董鮑魚粽子」以898元的天價禮盒試水商務場景,儘管單價超128元/只,仍吸引部分高淨值消費者下單。這種價格兩極分化趨勢反映出消費市場的分層特徵:大眾需求追求性價比,而禮品市場則通過稀缺食材與品牌溢價尋求差異化競爭。
【總結】
從傳統到創新,從小吃到禮盒,粽子產業正經歷一場由消費需求驅動的結構性變革。老字號以品質與工藝夯實基本盤,新興品牌藉口味突破搶占流量高地,價格策略覆蓋全消費層級——這種多維度的競爭格局既彰顯了端午文化的商業價值,也為行業未來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隨著健康意識普及和文化認同深化,粽子市場的邊界將持續擴展,成為連接傳統節日、地域特色與現代消費的紐帶。
更多粽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粽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