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字數:約1200字)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以「旅遊興區」為戰略導向,聚焦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強化人才引育、深化校地協同、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構建起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體系,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剛剛結束的河東區文旅康養產才融合發展對接會上,政產學研各界圍繞資源稟賦與產業升級展開深度對話,共同探索「旅遊休閒+溫泉康養+醫療養老」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徑。
河東區依託高校科研優勢,聯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等機構共建「星火」碩博工作站,並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線上技術更新與線下義診活動10餘場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通過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校地雙方在人才交流培育、基層能力提升等領域深化協作,為文旅康養產業注入創新動能。例如,在琅琊古城景區,《國秀·琅琊》演藝項目已完成千場演出,這一以「千年琅琊」文化為核心的沉浸式體驗項目,正成為區域文旅融合的標杆案例。
針對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缺口,河東區將文旅康養人才納入重點規劃,出台專項政策吸引急需緊缺人才,並制定系統化培訓計劃。通過選聘高校教師與企業導師聯合授課,已累計開展專題培訓1000餘人次,有效提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同時,該區支持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8家文旅康養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以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形式定向培養人才,目前共設立7個產業訂單班,年輸送專業學生400餘名,涵蓋旅遊服務管理、康復技術等關鍵領域。
河東區立足「溫泉康養」與「醫療養老」雙輪驅動戰略,已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健康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驗區及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並成功培育8家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4家四星級以上酒店民宿。在資源聯動方面,通過整合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手段,推動文旅產品創新升級;同時藉助醫療資源優勢,開發溫泉療養、中醫康養等特色服務項目,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養生·冬溫泉」的四季全時消費場景。
為破解人才供需錯配難題,河東區引導職業院校結合本地資源特色開發課程體系,例如增設旅遊管理、康復護理等專業,並配套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校企聯合研發項目、實訓基地共建等方式,實現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無縫銜接。例如某職業技術學院依託區內溫泉康養企業開設「定製化」課程模塊,學生畢業即實現精準就業,既滿足了行業人才缺口,也降低了企業培訓成本。
總結:
河東區的實踐表明,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產才融合為核心抓手,通過政策引導、平台搭建與機制創新,構建起「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未來,隨著校企合作持續深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該區有望進一步釋放文旅資源潛力,形成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地區提供可複製的經驗範式。(完)
(註:文中數據均來自公開報導及河東區政府公開信息)
更多文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