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2日)
我國軸承產業正以強勁的增長勢頭和技術創新能力重塑全球競爭格局。2024年全行業實現營收2315億元,同比增長6.2%,軸承產量達337億套,同比大幅增長17.3%;今年一季度工業總產值突破253.97億元,增幅達11.14%,展現出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轉型。在高端裝備、新能源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國產軸承正以更高精度、更大容量和更廣應用場景實現技術突圍。
在太空探索領域,國產軸承已成為關鍵動力系統的「中國心臟」。2024年4月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中,國內主要研發機構為火箭發動機設計的三點接觸球軸承,保障了推進系統穩定運行。同時,高精度自潤滑軸承組件支撐神舟二十號飛船驅動系統精準運轉,確保艙體姿態調整與機械臂操作零誤差。這種技術突破不僅應用於航天工程,更延伸至地面大型科學裝置——某龍頭企業為「中國天眼」饋源艙設計的特種軸承,助力其指向精度達到毫秒級,成為全球天文觀測領域的標杆案例。
2023年3月,我國成功研製世界首台25兆瓦級風電主軸軸承及齒輪箱軸承,單機容量刷新全球紀錄。這一成果標誌著我國在超大型風電機組核心部件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徹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通過材料創新與工藝升級,國產風電軸承已能承受1.8倍額定載荷的極端工況,疲勞壽命提升40%以上。目前該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沿海及西北地區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規模。
在智能製造領域,國產軸承正以「絲滑」性能重塑機器人產業格局。通過攻克低摩擦、高剛性技術瓶頸,某行業領軍企業研發的諧波減速器配套軸承,使工業機器人重複定位精度達到±0.01毫米級,支撐設備完成精密裝配等複雜操作。這種技術創新推動出口市場持續擴容:2024年一季度我國軸承累計出口量達205,182噸,同比增長8.7%,其中3月單月出口增長25.3%,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及日本等高端製造集中區域。
從太空探索到地面基建,從傳統裝備升級到新興領域開拓,中國軸承工業正以「精、大、新」為戰略支點,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道路上穩步前行。隨著《中國製造2025》深入實施和全球產業格局重構,我國軸承行業必將以更高技術水平和更強市場競爭力,持續擦亮「中國智造」的金色名片。
更多軸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軸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