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6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針對近期曝光的多款魚油產品虛假宣傳問題展開緊急執法行動。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魚油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已突破300億元,但行業規範性仍面臨嚴峻挑戰。此次事件不僅暴露出部分企業的違規操作,也促使監管部門加速完善市場監管機制,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魚油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的三款問題魚油產品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涉事產品包括「花城·雨生紅球藻深海魚油凝膠糖果」「花城·深海多烯魚油凝膠糖果」及北京同仁堂(四川)健康藥業有限公司經銷的「深海多稀魚油(無糖型)凝膠糖果」。經調查,涉事企業安徽谷素元製藥有限公司和安徽潤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被立案查處,相關批次產品全部封存並送檢。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市場監管部門已對全國範圍內1.2萬件魚油類保健品開展專項抽檢,其中約8%的產品存在標籤標識不規範或功效宣傳誇大問題。
此次執法行動中,安徽、上海、浙江、廣東四地監管部門聯合清理非法產品信息超500條,並約談主要電商平台負責人。統計顯示,2024年網絡平台銷售的魚油類產品中,直播間虛假宣傳問題占比達37%,遠高於線下渠道的12%。違法企業多存在「臨床驗證」「治癒率98%」等未經證實的功效宣稱,部分產品實際Omega-3含量僅為標稱值的60%。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表示,將依據《食品安全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違規行為處以貨值金額10倍以上罰款,並建立黑名單制度。
2025年行業數據顯示,消費者對魚油產品的認知正從盲目跟風轉向理性選擇。目前已有超過60%的電商平台引入第三方檢測認證標識,要求商家公示原料來源及功效實驗證據。專家預測,在嚴格監管下,未來三年內符合新國標GB 1886.324-2025的魚油產品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5%,而違規產能將被淘汰。同時,行業正加速向功能細分化發展,針對心血管健康、兒童發育等特定需求的產品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0%。
總結而言,當前魚油市場正處於關鍵轉型期。通過強化執法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行業有望擺脫低價競爭陷阱,在合規前提下實現高質量增長。消費者應選擇標註「藍帽」認證或平台官方檢測標識的正規產品,並關注國家藥監局定期發布的抽檢公告,共同維護健康消費環境。
更多魚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魚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