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新能源車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新能源車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新能源車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新能源車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新能源車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新能源車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新能源車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新能源車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新能源車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新能源車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新能源車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新能源車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新能源車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經濟日報發文稱,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也面臨一些突出挑戰。首先,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企業經營壓力整體加大。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上升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現象,也是市場活力的體現。另一方面,如果行業長期陷入價格戰,大量企業長期難以實現盈利,不利於自主技術創新和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其次,海外市場環境複雜多變。美歐國家通過加征關稅、收緊零部件原產地限制等手段,抬高進口門檻,圍堵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同時,技術路線和市場格局仍存在不確定性。國內外頭部車企之間圍繞自動駕駛、續航能力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競爭更趨激烈,不同技術路線之間的角逐未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重塑市場格局,增加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已進入產業生命周期「S型」曲線的加速階段。在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亮點頻出的同時,市場競爭和技術競爭也更趨激烈。唯有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強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敏感性,提高國際化綜合運營能力,才能在接下來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中信證券指出,新能源車驅動電機技術持續變革,在向低損耗和高可靠方向發展的趨勢下,我們看好非晶定子鐵芯、陶瓷球軸承、碳纖維轉子的產業化高確定性和滲透率提升,以及對應非晶帶材、氮化矽陶瓷球、碳纖維護套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仍然看好全年新能源車市銷量和出海前景,特別是4月底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望明顯拉動全年銷量,中信證券預計板塊beta在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長期看,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今年起進入了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華為和小米作為最後的新入局者,也將是未來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的最大變量。同時,海外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有望不斷給汽車行業盈利帶來超預期因素。行業表觀看似內卷,但技術創新和出海加速才是本質,以端到端自動駕駛、智能底盤、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亦有望對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積極催化。中信證券當前維持對汽車板塊「強於大市」的評級,重點推薦。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當前新能源市場尚未充分在銷量上反映出火熱的市場需求,諸如小米SU7、理想L6、問界M9等產品仍積累了可觀的在手訂單,預計伴隨產能的順利爬坡,新能源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
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1-19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41.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6%,較上月同期增長1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286.3萬輛,同比增長32%;5月1-19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43.0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7%,較上月同期增長6%,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17.0萬輛,同比增長31%。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車和動力電池需求回暖,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新車型電動車持續推出,有望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終端車企為保證利潤仍將給上游傳導降本壓力,材料供給端產能尚未出清,預計產業鏈價格將繼續博弈。
中信建投5月17日研報表示,4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2.7萬輛,同比+11.0%,環比-1.9%,滲透率9.3%,環比+0.6pct。4月美國插混銷量增長趨緩,同比+7.4%,相較24Q1銷量同比增長率回落37.6pct。美國IRA細則終版落地,對石墨、電解質鹽、粘合劑、添加劑中關鍵礦物的FEOC界定放寬2年至2027年,定義基膜和塗層屬於電池材料而非電池組件,放寬對隔膜的限制;放寬對技術授權模式中「有效控制權」的要求。預計美國2024年新能源車銷量170萬輛,同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