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據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2.3%,其中血液淨化設備與耗材細分領域增速尤為顯著。在國家支持高端醫療裝備發展的政策指引下,企業加速推進創新產品註冊審批進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持續釋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近日某國產醫療器械頭部企業宣布其全資子公司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為血液透析濃縮液(酸性濃縮物與碳酸氫鹽濃縮物組合)。該註冊證有效期至2030年,覆蓋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需求。這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企業在完善血液淨化耗材產品矩陣方面取得關鍵突破,加速了從設備製造商向全產業鏈服務商的轉型進程。
數據顯示,我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超200萬人,透析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15%,但國產替代率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該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實現核心耗材國產化,不僅降低了治療成本,更打破了進口產品長期主導市場的格局。截至2024年底,其血液淨化設備已覆蓋全國30個省份的醫療機構,形成"設備+耗材+服務"的閉環生態。
從行業整體發展看,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2022-2024年某代表性企業營收呈現先揚後抑態勢:3.82億元(2022)、6.90億元(2023)和5.67億元(2024),歸母淨利潤則從0.59億元躍升至1.94億元後回調至0.71億元,波動背後反映出生命周期產品疊代與市場策略調整的動態平衡。
國家帶量採購政策持續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倒逼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和精益管理。該企業在2023年淨利潤實現228%同比增長後,2024年主動優化產品結構,將資源向高附加值耗材領域傾斜。目前其資產負債率穩定在16.57%,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為後續研發儲備奠定財務基礎。
醫療器械產業生態正在重構,該企業在血液淨化領域的布局具有典型示範意義。通過控股8家關聯公司形成產業集群,其業務範圍已涵蓋透析中心運營、生物技術研發等上下游環節。2024年財報顯示,子公司重慶天外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貢獻了重要增量,而連鎖醫療機構則為其耗材銷售構建穩定需求場景。
當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呈現"政策+資本+創新"三輪驅動態勢,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持續加大。該企業的案例表明,在血液淨化這一細分賽道中,通過設備端建立臨床入口優勢後,向高毛利的耗材領域延伸已成為行業共識。截至2025年Q2,其全國布局的透析中心數量突破百家,形成"區域醫療中心+社區服務網點"的空間網絡。
總結與展望
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正從規模擴張轉向創新驅動的新階段。本文案例顯示,在血液淨化領域,企業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全產業鏈整合,既響應了國家分級診療政策導向,又抓住了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剛性需求增長機遇。隨著2030年"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臨床解決方案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將在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未來三年內,預計該細分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為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帶來持續增長空間。
更多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器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