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隨著消費升級與渠道變革持續深化,中國零食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2024年行業規模突破1.6萬億元後,頭部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加速搶占市場份額。良品鋪子近期完成的控股權變更案例,折射出國有資本布局消費賽道的戰略意圖,同時其財務表現也揭示了零食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與轉型需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零食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5年7月18日,良品鋪子正式公告完成向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的股權轉讓。交易涉及約8421萬股(占總股本21%),總價達10.46億元,折合每股轉讓價12.42元。此次交易將使武漢市國資委成為實際控制方,標誌著國有資本在休閒食品領域的深度介入。
數據顯示,中國零食市場2023年零售額同比增長8.7%,但頭部企業面臨增長瓶頸:良品鋪子2025年上半年預計虧損0.75億至1.05億元,扣非淨利潤跌幅進一步擴大。這反映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企業需通過資源整合提升抗風險能力。
根據行業監測數據,2024年功能性零食銷售額同比增長32%,其中低糖堅果、植物基產品增速超60%。良品鋪子近年推出的兒童營養零食系列雖貢獻15%營收,但未能扭轉整體毛利率下滑趨勢(2025Q1毛利率降至28.3%)。
線上渠道占比持續攀升至47%,直播電商帶動的衝動型消費成為增長主力。然而過度依賴促銷導致客單價下降,2025年6月其天貓旗艦店滿減活動期間轉化率僅提升2個百分點,驗證了流量成本上升對零食企業的擠壓效應。
本次交易前,良品鋪子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從45%稀釋至24%,國有資本的注入將強化供應鏈整合能力。當前湖北省食品工業產值突破3800億元,區域資源整合或助力企業降低原料採購成本10%-15%。
反觀中小零食品牌,2025年上半年倒閉率同比上升9%,其中區域性連鎖品牌受衝擊最大。行業集中度CR5指數從2022年17.6提升至當前24.3,頭部企業在研發、品控和渠道網絡上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在AI技術推動下,個性化定製零食市場預計2025年底規模突破80億元。良品鋪子已布局智能推薦系統,但其APP用戶復購率僅12%,顯示數位化轉型成效待驗證。
隨著預製菜與休閒食品界限模糊,跨界融合催生新機遇:2024年聯名款零食銷售額增長175%。未來三年行業或將經歷"技術驅動型淘汰賽",具備柔性供應鏈和場景創新能力的企業有望占據30%以上市場份額。
良品鋪子控股權變更事件揭示了中國零食產業的深層變革:國有資本通過併購強化區域龍頭地位;消費者偏好向健康化演進倒逼產品創新;數位化與全渠道融合重塑競爭格局。在行業增速放緩至6%-8%的新常態下,企業需平衡短期盈利壓力與長期戰略投入,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中尋找破局路徑。2025年作為轉型關鍵期,頭部企業的選擇將深刻影響未來五年的產業版圖重構。
更多零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零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