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休閒食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零食市場分析:規模擴張與品牌整合趨勢下的新機遇

2025年零食市場分析:規模擴張與品牌整合趨勢下的新機遇

2025-05-03 09:35:0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零食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消費者對休閒食品的需求持續增長,推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在這一背景下,以「鳴鳴很忙」為代表的零食品牌通過快速擴張和品牌整合,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本文將從多個維度分析零食市場的最新動態及未來趨勢。

  一、零食市場快速擴張,品牌整合成為關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零食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鳴鳴很忙」作為中國領先的零食零售商,旗下擁有「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大品牌。這兩大品牌分別成立於2017年和2019年,儘管發源地和覆蓋地域不同,但均以「打造人民的零食品牌」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滿足大眾消費者對優質、平價零食的需求。2023年11月,兩大品牌完成合併,組成鳴鳴很忙集團,開啟了雙品牌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合併後,公司在經營管理環節實現了深度融合,並通過供應鏈重構和創新產品開發,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組合,重新定義了零售價格體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14394家門店,覆蓋中國28個省份和所有線級城市,其中約58%的門店位於縣城及鄉鎮。這一廣泛的網絡布局為公司在零食市場的快速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零食產品多樣化,供應鏈創新助力增長

  在產品方面,鳴鳴很忙提供了種類豐富的零食選擇,包括烘焙食品、餅乾、堅果及籽類、休閒膨化食品、快餐、休閒熟食食品、糖果、巧克力和蜜餞,以及飲料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庫SKU達到3380個,並要求每家門店保持最少1800個SKU,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此外,公司通過與廠商合作定製產品,進一步優化了供應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約25%的SKU為合作定製產品。同時,公司通過提供小包裝和散裝稱重產品,降低了消費者的嘗新門檻。在選品方面,公司建立了初選、試吃、試賣、推廣的標準化決策機制,2024年每月平均上新數百款產品,確保了產品的高頻更新和市場的持續吸引力。

  三、零食零售額創新高,財務表現亮眼

  2024年,鳴鳴很忙錄得門店零售額555億元,全年交易單數超過16億,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閒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按2024年食品飲料GMV計,公司亦是中國第四大連鎖零售商,並保持高速增長。

  財務數據方面,公司近年實現了穩健增長。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鳴鳴很忙的收入分別為42.86億元、102.95億元和393.44億元。同期,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0.81億元、2.35億元和9.13億元。這一強勁的財務表現充分體現了公司在零食市場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四、資本青睞零食行業,投資助力品牌升級

  鳴鳴很忙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實力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的關注。2021年5月,公司完成了2.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兩大知名投資機構聯合領投,推動了公司的全國化發展和品牌化升級。

  2023年12月,兩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對鳴鳴很忙進行了投資。其中一家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合計出資7億元,持有鳴鳴很忙6.64%股權;另一家公司控股股東出資3.5億元,取得鳴鳴很忙3.3175%股權。這兩筆投資共計10.5億元,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資本實力,為未來的持續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持。

  總結

  零食市場在消費者需求驅動下持續增長,品牌整合和供應鏈創新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鳴鳴很忙通過雙品牌策略、廣泛的門店網絡和多樣化的產品組合,成功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同時,資本的青睞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展望未來,隨著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零食行業將迎來更多機遇與挑戰。

更多零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零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