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國產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中國電氣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頭部企業通過技術疊代與產業鏈整合構建核心競爭力,其中通業科技憑藉全鏈條電氣產品生態、智能化轉型成果以及戰略性併購動作,在2025年成為行業焦點。其以"產品+服務+技術"鐵三角模式驅動業績增長,同時通過收購半導體公司切入電網通信晶片領域,進一步鞏固了在電氣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稀缺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氣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軌道交通電氣市場正處於存量更新與增量建設並行的關鍵階段。截至2024年底,全國鐵路機車保有量達2.25萬台,城市軌交車輛12314列,推動檢修服務及技術升級需求持續釋放。通業科技依託二十年行業積澱,構建了覆蓋電源供電、智能控制與終端執行部件的全電氣產品生態鏈:
2024年,公司核心業務全面增長:智能控制類收入9156.8萬元(同比+85.7%)、電機風機類7052.6萬元(同比+23.6%),帶動整體營收突破4.25億元,同比增長18.3%,創歷史新高。
公司通過數位化轉型和研發投入強化核心競爭力。截至2024年末,擁有92項專利及26項軟體著作權,並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
成本管控成效顯現:期間費用率從2023年34.6%降至2024年30.9%,推動淨利潤同比大增37.1%至4914萬元,淨利率提升至11.58%。
2025年8月披露的併購計劃標誌著公司向"系統解決方案商"轉型的關鍵一步。通過收購主營電網通信晶片設計的標的,通業科技將實現以下突破:
1. 技術協同:電力載波晶片可提升軌道交通電網控制精度與穩定性;
2. 市場擴展:切入國家電網超百億規模賽道,思凌科2024年營收3.1億元(淨利潤率約10%),業績承諾要求其2026-2028年累計淨利不低於1.6億元;
3. 資本運作創新:"收購+股份轉讓"模式綁定交易雙方利益,標的股東以27.12元/股受讓上市公司10%股權,並鎖定36個月。
在川藏鐵路等重大基建項目推動下,軌道交通裝備需求持續釋放。通業科技作為國鐵集團及城市地鐵的核心供應商,其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覆蓋研發、製造、維保)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疊加電網晶片業務帶來的第二增長曲線,公司正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擊"窗口期:
電氣產業變革中的戰略領跑者
通業科技通過全鏈條電氣產品生態、智能化技術升級及戰略性併購,在2025年確立了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商的轉型路徑。其財務表現驗證了商業模式的有效性,而電網晶片賽道的切入則打開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在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下,公司正成為軌道交通電氣領域兼具業績確定性和成長彈性的稀缺標的,未來市場地位或將進一步強化。
更多電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