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政策支持及全球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中國電氣產業正經歷結構性升級。作為行業核心參與者之一,禾望電氣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在風電變流器、光伏逆變器等領域的布局成效顯著。其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不僅延續了近年增長態勢,更在盈利能力與戰略布局上展現強勁實力,成為觀察中國電氣產業格局的重要樣本。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氣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禾望電氣披露的財務數據,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84億元,同比增長36.39%。這一增速較過去三年(2022-2024年)平均增長率進一步提升,顯示其在電氣設備製造領域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擴大。從細分業務看,風電變流器與光伏逆變器作為核心產品,依託新能源發電裝機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成為驅動營收的核心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09億元(2022年)、37.52億元(2023年)和37.33億元(2024年),儘管2024年同比微降0.5%,但2025年上半年的高增長已釋放出積極信號。這表明電氣企業在應對市場波動時,通過技術疊代與多元化布局實現了韌性發展。
在營收增長的同時,禾望電氣淨利潤表現尤為亮眼。2025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2.43億元,同比增長56.79%,基本每股收益同步提升至0.54元,增幅54.2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為2.28億元,同比增40.11%,反映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穩定增強。
對比歷史數據可見,公司歸母淨利潤從2022年的2.67億元增至2023年5.02億元(增長88.18%),儘管2024年略降至4.41億元,但2025年上半年已接近全年水平的半數。這種波動主要源於行業競爭加劇與原材料成本壓力,不過公司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及規模化效應,成功抵消部分不利影響,凸顯電氣企業應對挑戰的能力。
禾望電氣通過持續擴張電氣產業鏈布局,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多家子公司及參股企業。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公司達75家,包括湖南永州、雲南永勝等地的生產基地,以及香港等國際市場的業務平台。這種多區域、多層次的產業網絡不僅強化了本地化服務能力,還加速了電氣技術研發與市場響應速度。
此外,公司在風電、光伏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其拓展儲能系統、電站工程建造等增值服務奠定了基礎。例如,其模塊化逆變器產品在分布式能源項目中的應用占比顯著提升,推動服務收入增長。隨著全球「雙碳」目標推進,這類電氣綜合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為公司打開新的增量空間。
儘管業績亮眼,但禾望電氣仍面臨行業共性壓力。截至2024年末,其資產負債率連續三年維持在41%-45%區間,顯示槓桿水平相對穩定,但仍需警惕信貸成本上升對利潤率的潛在影響。同時,天眼查數據顯示公司存在223條自身風險信息及超1.7萬條關聯風險預警,涉及合同糾紛、智慧財產權等多領域問題,提示電氣企業在快速擴張中需加強合規管理與風險防控。
作為中國電氣產業的代表企業之一,禾望電氣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深耕與產業鏈整合,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重突破。其發展軌跡印證了電氣行業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驅動下的蓬勃生機,同時也揭示出企業在技術疊代、成本控制及風險管控等方面的持續挑戰。未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加速,電氣產業的競爭將更加聚焦於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與生態化布局能力,禾望電氣等頭部企業的戰略選擇或將深刻影響行業格局演變。
更多電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