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暑期旅遊市場呈現顯著轉型特徵,傳統觀光模式加速向深度體驗升級。在政策支持與重點企業創新推動下,「體育+文旅」、沉浸式文化消費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數據顯示相關領域搜索量及訂單額均實現大幅增長。行業正經歷從「打卡式遊覽」到「場景化參與」的結構性變革,旅遊服務供給端的提質增效成為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暑期,「窩囊旅遊」三件套(漂流、蹦極、爬山)等新興玩法引發關注,數據顯示8月相關搜索量顯著攀升:「窩囊漂流」環比增長135%、「窩囊蹦極」增長65%、「窩囊爬山」增長84%。重點企業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和場景營造,將「慢旅行」理念融入服務鏈條,例如推出低強度、高沉浸的自然探索項目,契合年輕群體對放鬆與深度體驗的需求。政策層面,多地出台扶持措施鼓勵開發差異化旅遊產品,進一步推動行業向個性化方向發展。
「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暑期消費熱點。「蘇超」等職業聯賽現場觀賽人數突破110萬人次,帶動成都第12屆世界運動會期間機票訂單金額環比增長超15%、五星級酒店預訂量提升超10%,凸顯「體育+旅遊」的輻射效應。重點企業依託政策紅利布局賽事IP開發,通過票務聯動、周邊產品設計等延伸產業鏈價值。例如,部分企業將賽事舉辦地與城市文化地標結合,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並刺激二次消費,形成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暑期熱門文體活動顯著推高目的地熱度。以ChinaJoy2025、BiliBili World2025等展會及明星演唱會為例,相關城市酒店和景點搜索量激增。數據顯示,某場演唱會門票開售帶動場館周邊旅遊搜索量環比飆升7倍以上。重點企業通過「觀演+短途旅行」套餐設計,引導遊客延長停留時間並深度體驗本地文化,推動暑期旅遊訂單均價同比提升9.9%。政策層面,文旅融合專項補貼鼓勵企業開發含文化體驗的高附加值產品,進一步刺激家庭客群和學生群體消費意願。
體驗式旅行的興起對產業鏈提出更高要求:重點企業需在政策引導下創新服務場景,例如通過數位技術賦能沉浸式體驗,並深化文化元素與旅遊資源的結合。數據顯示,暑期市場不僅訂單量增長顯著(同比增幅超20%),更呈現品質化趨勢——高星級酒店預訂占比提升、定製游需求激增均印證消費者對服務升級的期待。未來競爭將聚焦於如何快速響應個性化需求並提供穩定高質量供給,政策環境與企業創新的協同效應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變量。
2025年暑期旅遊市場的深刻變革印證了體驗經濟時代消費結構的升級方向:從「走馬觀花」到「深度參與」,從單一觀光到多元融合。重點企業和政策環境的協同創新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而如何通過產品疊代與服務優化持續滿足消費者對文化、娛樂和品質的需求,將決定未來旅遊市場的競爭格局。隨著更多企業把握政策機遇並深耕細分領域,「旅遊+」生態體系有望加速成型,為市場注入持久活力。
更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