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雙碳"目標持續推進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環境行業迎來政策驅動下的轉型期。隨著環保法規逐步完善與市場需求升級,環境服務企業面臨業務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在此背景下,南大環境(股票代碼:300864)發布了其2025年半年度報告,交出了一份反映當前環境產業競爭態勢的答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環境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報告期內,南大環境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同比減少1.0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337.37萬元,同比下降10.8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7756萬元,降幅4.81%。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下滑11.67%。數據波動折射出環境行業當前的複雜格局:一方面,企業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和項目儲備;另一方面,宏觀經濟調整與市場集中度提升帶來的競爭壓力同步顯現。
從資產負債表觀察,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資產負債率為32.54%,較2024年末上升約5個百分點。這一趨勢延續了近三年的負債率攀升軌跡(2022年23.54%、2023年27.63%),反映出環境企業通過債務融資擴大業務規模的戰略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其參股公司數量從9家擴展至覆蓋環境調查、系統集成等細分領域,形成"技術研發-項目實施-第三方治理"的全鏈條布局。
在研發投入方面,南大環境依託南京大學科研背景持續深化技術壁壘。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13.8%,歸母淨利潤三年間從1.24億元增至1.67億元,增速呈現階梯式放緩特徵(32.85%→25.09%→8.33%)。這種增長軌跡既反映了環境行業從粗放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陣痛,也預示著頭部企業需在智能化監測、低碳技術等領域構建新競爭優勢。
作為實際控制人為南京大學的產學研結合典型,南大環境在長三角地區的業務網絡持續擴展。其註冊地南京市六合區科創大道的研發基地,正成為輻射全國的技術輸出中心。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9家參股公司中,包括環境研究院、技術服務等專業機構,顯示出企業通過垂直整合強化區域服務響應能力的戰略意圖。
環境產業變革中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南大環境半年報既展現了環境行業在政策驅動下的結構性調整特徵,也揭示了企業面臨的盈利模式轉型壓力。隨著"十四五"環保規划進入關鍵實施階段,環境技術研發投入、區域市場深耕及產業鏈協同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未來三年8.34億元的營收預期目標(較2022年增長25%),印證了行業參與者對長期向好趨勢的信心,但如何平衡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戰略布局,仍是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更多環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環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