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非製造業延續擴張趨勢,服務業動能顯著增強,建築業短期承壓。數據顯示,本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表現尤為亮眼,而建築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出現波動。這一動態變化折射出當前製造業重點企業布局與技術創新的差異化發展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造業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數據顯示,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本月升至年內高點50.5%,較7月增長0.5個百分點。資本市場服務、鐵路運輸及航空運輸等技術密集型行業保持6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其中資本市場服務連續兩月突破70%臨界值,反映重點企業依託數位化轉型與創新技術實現業務加速增長。相比之下,零售和房地產等行業仍處收縮區間,凸顯製造業相關配套產業的結構調整壓力。
本月數據顯示,航空運輸業商務活動指數達63.2%,其背後是國產大飛機C919量產帶來的產業鏈升級效應。同時,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業以65%的景氣度印證了"5G+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在製造業數位化中的核心地位。重點企業通過智能傳感、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構建的競爭優勢,正推動製造業整體向高端化轉型。
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7.0%,連續三個月保持擴張態勢,顯示重點企業在技術研發投入和市場需求預判上持積極態度。而建築業雖受高溫多雨天氣拖累,商務活動指數回落至49.1%,但其預期指數仍維持在51.7%的景氣區間,反映出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等技術升級需求對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儘管服務業與建築業呈現"一升一降"態勢,但數據交叉分析顯示,製造業重點企業間的技術協同效應尚未完全釋放。例如航空運輸業的高景氣未能有效帶動上游裝備製造業同步增長,反映產業鏈關鍵環節技術適配仍存在瓶頸。這要求企業在推進5G、人工智慧等共性技術研發時,需加強跨領域協作機制建設。
來看,2025年8月經濟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重點企業呈現"服務端創新活躍,基建端承壓調整"的雙重特徵。資本市場服務、航空運輸等技術密集型行業依託數位化轉型實現快速增長,而傳統製造業配套產業仍面臨轉型升級壓力。隨著智能傳感、工業網際網路等核心技術持續滲透,預計未來製造業將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進一步釋放增長動能,推動非製造業整體景氣度穩步提升。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