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餵入式收割機過去一直是日本品牌唱主角,今後在國內市場要讓民族品牌占主導。」昨天,原泰州鋒陵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現江蘇常發鋒陵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揚告訴記者,去年,鋒陵半餵入收割機銷量達到2000台,已經跟日本品牌「洋馬」不分上下,到明年底,鋒陵將趕超「久保田」。
目前,常發鋒陵公司年產1萬台收割機生產基地已開工建設,規劃占地264畝,一期工程投資1.98億元,預計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
去年7月,鋒陵公司與江蘇常發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建立常發鋒陵公司,打造全國最大的聯合收割機生產基地,年產量達到1萬台以上。常發鋒陵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由常發集團控股,占51%的股份,鋒陵公司占49%的股份。與常發合作之前,鋒陵已經是國內收割機生產行業的佼佼者。過去從事發電機組生產的鋒陵公司,2001年開始生產聯合收割機。2005年起,鋒陵系列聯合收割機被列入 「國家農機產品推廣目錄」以及 「國家通用類農機產品購置補貼目錄」。2006年,鋒陵收割機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民滿意的收穫機械產品」稱號。目前,鋒陵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半餵入收割機已成為國產第一品牌。在迅速擴能的同時,鋒陵公司遇到了資金和管理人才缺乏等難題。「國家對農民購置農機補貼力度在加大,當前是農機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鋒陵實現裂變的戰略機遇期,不容錯過。」海陵區區長孫耀燦介紹說,「為鋒陵尋求合作夥伴已是當務之急。」
要做頂尖品牌,就要跟巨頭合作。中機南方等國家重點農機裝備企業都曾表示出合作意向,鋒陵公司最終選擇了資金、技術實力更強的常發集團。
據悉,常發集團以生產農用拖拉機、插秧機等農機具為主營業務,位列全國農機行業三甲,集團去年銷售收入達80億元。根據合作協議,常發集團提供給常發鋒陵的流動資金額度可達1億元。曹揚介紹,常發集團先進的管理體系讓鋒陵管理迅速與國際接軌,按照新的管理要求,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近10%。
據介紹,常發鋒陵公司今年收割機產量將達到5000台,其中半餵入收割機4000台,實現產值5億元。明年產量將達到1萬台以上,其中半餵入收割機5000台以上,年銷售規模將達10億元以上。
「利用企業自身優勢,引進外來資本和管理技術,實施高位嫁接,實現跨越式發展。」海陵區委書記楊傑評價鋒陵與常發的合作是該區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的典範,創造了新的「海陵模式」。鋒陵公司與常發集團洽談期間,楊傑多次陪同並參加談判。雙方簽訂協議後,海陵區經貿委等有關部門迅速落實各項審批,並解決用地問題。據了解,海陵區正放大以鋒陵集團、宇成集團為代表的產業集群效應,加快培植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電子、現代農業裝備等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引進、整合、兼併等手段,培育市場稱雄、行業領先、優勢超群的工業旗艦,確保到 「十二五」末期全區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100家,形成集群化的企業梯隊。
更多收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收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