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生部的公告顯示,人工種植人參可以作為新資源食品。這意味著人參產業和相關企業將形成重大利好,但人參以食品形式進入尋常百姓家還需要科學應用和推廣。
業內表示,作為"百草之王"的人參在中國已經有至少3000年的應用歷史。如今允許進入食品,可以進入到百姓的餐桌和
飲料中,這對於擴大人參的消費力和增強市場的容量是有積極意義的,並且表示人參產業最重要的還得有適銷對路的產品。人參作為食品必須攜帶方便,服用方便,否則不會被大家接受。國內外學者都非常重視人參的安全問題,長期以來的研究結果證明科學地服用人參是安全的。
研究專家表示,人參的毒性比大蒜還小,正常人每日服用3克以下的種植人參,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即使服用量稍大,產生流鼻血等情況,只要停止服用人參,即可消除。
來自業界的消息,目前很多人認為吃人參上火,這也是人參在中國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在韓國,平均每人每年食用4兩人參,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連1克都不到,因此對人參進行科學普及很重要,人參作為新資源食品是個利好消息,但科學推廣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更多人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