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和生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鋰離子電池也被研究人員用在電動車車上用作動力能源,成為電動車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在鋰電池領域,一部手機的鋰電池電解液只有4克左右,但是,新能源動力客車的鋰電池電解液將高達40公斤甚至更多,而電解液只是整個鋰電池中的一小塊組成部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正取代手機等數碼產品成為拉動鋰電池市場需求的最大增長動力,這無疑也將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極大的產業成長空間預期。
2014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速度快速增長。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4.7萬輛,全年銷售有望達6-7萬輛,同比增長4倍。到2015年,這一銷量預測將達25萬輛,連續兩年將呈現倍增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會擴增鋰電池的使用量。據真鋰研究首席研究員墨柯先生向上證報介紹,在技術升級的引領下,鋰電池的用途越來越廣泛,除了新能源汽車外,可穿戴設備、電動自行車等移動工具、移動電源等儲能產業等對鋰電池的需求也會持續增長。金屬鋰及其化合物除了在電池方面的應用外,還能在化工、醫藥、核能、宇航、能源等多領域開展應用。他還表示,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會刺激需求,如浙江時空汽車創新的電動車租賃業務,就將快速擴大使用電動車的區域,公司今年獲得了東風汽車的大訂單。
事實上,業內人士判斷,不久的將來,全球鋰資源供應將會出現緊張趨勢,國外智力SQM、美國FMC和Rockwood Lithium,今年來的鋰產品產量都有所減少。11月初FMC宣布鋰鹽、碳酸鋰等要提價10%,代表鋰鹽價格進入新一輪提價通道。因此,在資深鋰電市場行業人士看來,鋰礦資源型企業有望首先受益,將從此輪鋰電升級開發應用中迎來新成長期。如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通過併購獲得豐富的鋰礦資源,成為資源龍頭後,有望獲得市場定價權。
天齊鋰業掌控優質鋰礦資源,控股子公司泰利森作為全球最大的固體鋰礦生產商,占全球鋰輝石礦供應量的 2/3,占全球鋰資源(包括鋰輝石、鹽湖提鋰產品)市場約 30%的份額,公司由此轉身為全球鋰業四大巨頭之一,市場定價能力也正逐步提高。公司三季報顯示2014 年前三季度並表業績扭虧為盈。贛鋒鋰業是國內金屬鋰龍頭,產銷規模穩居第一,競爭優勢明顯。今年9月份新增5000噸碳酸鋰已進入試車階段,公司碳酸鋰、氫氧化鋰、金屬鋰等產能都已經進入滿產階段。
相關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市場動態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新能源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