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鋼鐵去產能督查基本結束:結果並非盡如人意

鋼鐵去產能督查基本結束:結果並非盡如人意

2016-01-01 13:29:4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距離完成全年去產能任務,時間已非常緊迫。為加快去產能進度,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嚴格按進度要求和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國務院果斷決策,於8月22日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國資委、安全監管總局、銀監會、能源局等十部委為主,組成十路督查大軍,開赴各省進行鋼鐵去產能督查。

  據了解,此次十路督查大軍重點督查的內容包括去產能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任務分解和進度落實情況、產能實際退出情況、獎補資金籌措使用情況、職工安置情況等八個方面的內容。就其規模、嚴厲程度和影響力度而言,這次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專項督查行動,為中國曆次去產能行動之最。

  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鋼鐵去產能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7%,其中產鋼大省河北則不到目標任務的35%,超過10省份鋼鐵去產能工作尚未實質性啟動。

  根據了解,十路督查組在9月初已基本完成督查,但結果並非盡如人意,不少地區仍存在去產能進展遲緩,資金分配尚未完全到位等問題。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下半年化解過剩產能還將面臨很大的挑戰,比如人員和債務問題、責任主體、動力機制不明確的問題等。而尤需注意的是,如果將去產能簡單化、運動化,這樣的傾向可能會對產業形成破壞作用。

鋼鐵

  這次的督查意味著什麼

  十路督查組奔赴各個鋼鐵生產省份督查去產能情況,這樣的推進力度不能不算大。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國務院督查力度加大,下半年去產能進程肯定會加快,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各地也開始陸續公布出鋼鐵去產能具體數字和名單,這有利於解決之前去產能『糊塗帳』和去產能『作假』等問題。」

  「以前並沒有如此明確、詳細的『黑名單』,前期淘汰這部分落後產能之後,再進一步淘汰同質化競爭嚴重、設備陳舊、競爭力不強的產能,當然這比前期難度要更大。因為後續要去的大部分是運營中的產能,這必然涉及大量的人員安置、資產處置、設備處理等難題。」王國清說。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期貨研究中心主任李燕傑告訴經濟觀察報,「此次專項督查是由國務院多部委的領導帶隊,僅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力度之大。而且有些省市今年去產能任務完成的也不錯,其中雖然有不少產能本身就處在關停狀態,但只要能夠做到徹底關停,或至少拆除動力設備,也算是達到了政策預期。」

  不過,在其他業內人士看來,下半年化解過剩產能必然也面臨一場殘酷的攻堅戰。一位來自國有鋼鐵企業的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各地鋼鐵去產能有幾個慣性思維:一是有「等等看」的思想;二是克服不了「人和債」兩座大山;三是有「不想去、不能去、不敢去」的思想;四是有「五個不明確」,即哪些企業需要去,用哪些措施、指標去,責任主體、配套政策和動力機制都不很明確。

  據了解,此次十路督查大軍重點督查的內容包括去產能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任務分解和進度落實情況、產能實際退出情況、獎補資金籌措使用情況、職工安置情況等八個方面的內容。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此前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曾表示,通過專項督查,進一步壓實目標責任,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典型,確保今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與前述兩位專家觀點不同的是,上海鋼聯研究中心主任、業內知名鋼鐵分析師曾節勝認為:「總體來講,國家督查雖有一定成效,但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減產影響有限。去產能還需很長時間,下半年不會有大的突破,當然國家定的指標肯定要完成。」

  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7月底,全國28個產鋼地區和中央企業累計完成壓減煉鋼產能2126萬噸,僅完成今年目標任務量 4500萬噸的47%,儘管部分地區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但整體進度低於預期。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此前例行發布會上表示,7月份以來去產能進度有所加快,但與要求仍有一定距離。並且,各地去產能進度並不均衡,有些地區啟動相對較慢。

  9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明確強調,「要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李燕傑告訴經濟觀察報,「下半年鋼鐵去產能會面臨更多阻力和困難,一般來講,也會有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此前政策重點關注了人員安置的問題,下一步對大家重點關注的其他問題,比如債務問題,也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考慮。」

  為儘快完成今年去產能任務,此前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確定了「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進度、落實獎罰」的四個策略。很多地方也已根據國家部署,把去產能時間節點提前。

  據了解,截止8月底,全國共有23個省市先後發布壓縮鋼鐵產能方案,其中22省市確定了今年去產能目標(央企除外),21省市確定去產能目標並落實到企業(江蘇省為部分落實)。浙江、湖北、湖南、江西、陝西、吉林、甘肅、雲南等省已提前完成全年去產能任務。

  作為中國第一鋼鐵大省的河北,其去產能成效如何歷來備受重視。據了解,河北省9-10月計劃壓縮煉鐵和煉鋼產能657萬噸和533萬噸。其中9-10月計劃壓縮煉鐵產能中有效產能為535萬噸,占比達81.4%,且集中在10月份。由此可見,相比其它省市,河北省鋼鐵去產能任務更繁重、阻力更多、壓力更大。

  中聯鋼分析師胡艷平表示:「總體來看,全年鋼鐵去產能目標完成無憂,但未來幾個月,河北等產鋼大省計劃壓縮產能中有部分為在產產能,任務、壓力較大。」

  產能與產量

  然而,包鋼接下來面臨最嚴峻的問題仍然是職工安置問題,2400多名職工除部分適齡人員退休外,其他年輕職工將被轉移到其他崗位。

  另外,一位來自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鋼」)的副總告訴記者,「截止8月底,山鋼累計淘汰高爐22座,轉爐6座,電爐9座,配套的工序也同步實施了淘汰,直接涉及職工2萬人。」「在職工安置方面,實施競聘上崗制,也可以提前離崗;在工資收入方面,全部與考核指標掛鉤,在12個產業板塊全部實行『底薪加提成』的考核方式,進一步拉開職工收入差距。」上述山鋼副總表示。

  據了解,此次的十路督查中,涉及鋼鐵重要產區的有,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帶領第二督查組到河北、福建、江西、河南等四省開展督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率領的第一督查組,到山東、山西等地進行督查;國土部副部長趙龍率領第五組對甘肅、青海、寧夏等三省(區)進行督查。

  最新督查結果顯示,不少地區仍然存在去產能進展遲緩,資金分配尚未完全到位,職工安置、債務處置難度較大等問題。

  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目前國家在去產能執行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把市場問題簡單行政化;二是行政行為運動化;三是分解任務簡單化;四是壓減對象無效化;五是簡單把產量產能等同化。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去產能政府要適應市場,也要市場化推動,有些地方熱衷於加快超額完成任務,這種運動化去產能對產業會造成極大破壞;過去已淘汰過多次的無效產能重新再報,會使去產能無法真正見效;產能並不等於產量,產量取決於市場變化,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提高競爭力才是根本,尤其是通過兼併重組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鋼鐵強企。

  高級分析師張琳表示,「今年去產能任務在數據上肯定會完成,但全年總產量不一定降下來,畢竟去產能不等於去產量。」張琳預測,中國鋼鐵產量已基本達到峰值,未來數年,產量可能會在8億噸上下長期波動,不會偏離太多。

  據鋼鐵研究中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鋼鐵行業產量繼續回升,8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21.2萬噸,環比7月份增長5.7萬噸/日,漲幅2.6%;8月份全國生鐵產量6019萬噸,同比增長3.6%;粗鋼產量6857萬噸,同比增長3.0%;鋼材產量9791萬噸,同比增長4.0%。

  鋼材分析師王奕琳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國家加碼去產能還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並不一定就導致鋼材產量下降,企業可以進行產能置換,把落後產能置換為先進產能。」

  除此之外,中國聯合鋼鐵網最新數據顯示,本次壓縮產能多為無效產能,其中煉鐵無效產能為1892萬噸,占比為51.2%,煉鋼無效產能為4897萬噸,占比達70.6%;從企業性質來看,具有壓縮產能任務的鋼鐵企業共140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達88.6%,煉鐵產能和煉鋼產能分別為2620萬噸和5559萬噸,占比分別為70.9%和80.2%。

  所謂「無效產能」,是指已長期停產的閒置產能,對現有市場無影響,而「有效產能」與此相對,即在產產能。雖然無效產能設備已停止運轉,但並未拆除,一旦市場好轉,仍有可能復產。

  對此,王國清告訴記者,「雖然目前還存在不少無效產能,但就前期來看,也必須有此淘汰的過程,否則,未來去產能就會面臨無效產能繼續循環上報的危害。」

  最嚴督查下的市場反饋

  面對下半年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和影響下的鋼鐵市場,王國清坦言,「下半年鋼市會出現震盪和反彈,但整體肯定沒有上半年好,很難超過上半年高點。」

  「下半年炒作因素會趨弱,特別是7、8月份提前透支了旺季炒作因素誘發的市場反彈空間,9月以來市場確實出現了疲軟,而且需求也不是很好。但下半年鋼價還是有反彈機會的,去產能效果和後期需求刺激效應也會年底顯現,各地為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務,有可能在投資方面大幅放量,對鋼價會起到支撐作用。」王國清說。

  至於鋼鐵去產能對市場的影響,李燕傑表示,「我個人始終堅持將短期市場波動、產量波動與去產能分開,或者說統一看待。最近很多人對市場的看法比較迷茫,我認為,過去八個月一些階段性限制產量釋放的因素慢慢過去,四季度又會面臨季節性開工困難,但同時,今年以來的一些項目安排,整體上會使今明兩年逐步釋放一些需求。」

  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陳靂告訴記者:「隨著環保督查不斷加碼,以及北方供暖季的到來,限產預期將提前。下半年去產能、限產,疊加庫存低位及「金九銀十」旺季需求,鋼價存在上漲預期,情況好於去年。」

  不過,與此不同的是,在王奕琳看來,下半年的鋼市走勢比較糾結,鋼廠利潤好會導致自主生產意願強,但政府去產能任務又是硬性要求,兩者存在博弈。

  這與張琳的觀點不謀而合,下半年鋼價,很難預測,但受限產、期貨炒作等方面影響,鋼價應該比去年高,就目前來看,冷板庫存比較緊俏。

  「去產能可能國企執行的更到位一些,中大型國企基本都是板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在供需點上,板材可能會強於長材,畢竟螺紋鋼基本都是小型民營企業生產,產量供給縮減不會太明顯。」張琳說。

  曾節勝則表示,「下半年鋼市與上半年趨同,由於預期炒作的影響,上下波動頻率比較大,但均價不會有大的變化。」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2016-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分析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

更多鋼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