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共享汽車迎來巨頭入局 專家稱行業進入持久戰

共享汽車迎來巨頭入局 專家稱行業進入持久戰

2018-01-01 09:10:0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日,歐盟反壟斷機構表示,已同意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和寶馬在一定條件下合併汽車共享業務的計劃。根據協議,戴姆勒和寶馬將分別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該合資企業包括兩者的汽車共享項目Car2Go和DriveNow,此外提供叫車、停車以及車輛充電服務。

  事實上,從市場角度來說依靠線上系統來控制和調配的共享模式,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創業項目。如今汽車主機廠都紛紛布局,共享汽車的市場真的有那麼大嗎?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戴姆勒與寶馬意在通過合併汽車共享業務能更好地與美國優步以及中國的滴滴出行等競爭。目前共享租車還處於高成本獲客階段,共享汽車未來的競爭,註定與當年的網約車與共享單車一樣,打的都是持久戰與攻城戰。只要彈藥供應有保證,本土企業將更得心應手,也更擅長通過當地政府借力打力。

  戴姆勒寶馬加入攻城戰 2019年或現競爭高潮

  《證券日報》記者調研發現,共享汽車的車源先天地依賴新能源汽車,而我國正在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戰略,這就為共享汽車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車源。據了解,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將在2020年以後迎來一波高速增長,並很快大幅領先美國。

  在此背景下,截至今年6月份,我國註冊的分時租賃共享汽車企業已經超過500家,運營車輛超過10萬輛。但同時,共享汽車公司產品同質化、獲客難、難以盈利等問題也亟待解決。這些問題使共享汽車像是困於玻璃瓶里的昆蟲——看似前途光明,實難覓得出路。

  據了解,寶馬的DriveNow業務從2011年成立至今,在大本營德國也不過只覆蓋了5座城市,加上英國、奧地利、丹麥、瑞典等9個國家的網點,一共只有6000多輛汽車在服務。值得一提的是,DriveNow從未盈利過,僅2017年就虧損高達3400萬歐元。

  而為共享業務心酸的不只有寶馬,戴姆勒集團的Car2G由戴姆勒與租車公司Europcar聯合運營,得益於比更早進入市場,Car2Go的業績稍顯靚麗但遠不及集團預期。

  顯然,龜縮在人均汽車保有量較高的歐洲和美國發展絕非他們的志向。2016年4月份,戴姆勒集團首先選定重慶作為其亞太市場的首個試點城市,2017年12月份,寶馬集團也攜手環球車享旗下分時租賃品牌EVCARD進入成都。這表明共享汽車「攻城戰」的模式同樣得到了寶馬的認同。如此一來,共享汽車企業間的競爭高潮,或將再延遲1年-2年。

  共享汽車轉入持久戰 專家稱短期難出巨頭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主機廠的運營生存模式將以合作為主。如果單打獨鬥,僅靠線下的車輛投放和自身的推廣很難在市場獲得關注,而與網際網路公司的結合將是未來共享業務的主流。如寶馬投資移動拼車應用Scoop、打車服務公司Summon、車隊管理軟體公司RideCell、泊車點定位服務公司Zirx、簡化公共運輸系統服務公司Moovit等等一串公司;豐田則投資了Uber、大眾投資了Gett、通用投資了Lyft。

  對此,友友用車創始人李宇曾就表示:「共享汽車目前難盈利,費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儘管有預測共享汽車會是個大市場,如果最終要打出規模,那必將是一場比共享單車投入更大的消耗戰。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有證無車的人群高達2.5億人次,且每年新增拿證人數平均3000萬人,相比於美國80%的人車保有量,中國市場甚至還不足20%。這一背景下,決定了共享模式的生存空間。

  記者注意到,共享汽車有著一些有別於其他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的特性,即重資產、重運營、初期起步難、每個城市的情況都不同。正因如此,與共享單車領域巨頭分食市場不同,共享汽車領域暫未出現體量龐大的企業,反而呈百家齊放之態。一城接一城的循序布局,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消費水平以及交通狀況,最終決定了差異化的運營策略。

  對此,有共享汽車廠家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闡述了共享汽車企業對於自身的定位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企業應該在城市的所有交通出行領域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細分領域,可以以用戶人群、出行習慣等標準作為劃分依據,考慮如何提供最恰當的出行服務。

  據其透露,截至目前已有數百家企業進入市場,同時結合著自身優勢深耕共享汽車領域。它們根據不同用車場景需求打造出了不同的業務模式,其中有以全國布局作為發展目標的GoFun、TOGO途歌,有從農村作為切入的京魚出行,有主打旅遊城市用車服務的小明出行,專注C2N模式入局的嗒程出行。

  「這種模式儘管費時費力,猶如一場持久戰但優勢在於每一城複製成功經驗的同時,如果哪一城出現了決策失誤乃至被迫退出市場,也不至於牽一髮而動全身,從而規避了系統性崩盤的風險。」有共享汽車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

  此外,上述人士認為,共享汽車的競爭,更像是一場圍棋博弈,既需要考慮局部戰役的成敗,更應站在全局考慮。搭建競爭力的護城河並不意味著簡單粗暴的投放車輛,擴大補貼以及更大規模的營銷,而在於業務模式上的創新。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