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調味醬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各式各樣的主打功能性、便捷性、0添加等調味醬料由於能滿足消費者差異性需求逐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成為中餐烹飪、菜餚調味不可或缺的法寶。以下對醬料行業布局分析。
醬料行業布局分析,2018年我國醬料品牌力指數得分排名第一的是李錦記達到596.9;據醬料行業分析數據,47.5%的消費者首先提到李錦記,品牌聯想度達到75.5%;C-BPI得分排名第一的李錦記比最後一名的花橋超出207.36%。
2018年我國品牌力指數醬料品牌排名細分指標
在我國醬料市場老乾媽、阿香婆和李錦記等品牌處於領先的位置。可以說醬料市場目前是處在強者不強的的競爭格局,對於中小調味醬品牌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場商機。現從五大影響來分析醬料行業布局。
第一,消費潛能釋放。小的便利店被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覆蓋,成為布局中的一個網點。醬料行業布局分析,而網際網路巨頭又紛紛收購或投資大型超市,這種零售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釋放的產能,消費者獲取產品的方式和渠道發生了變化,很多需求得到快速滿足,進一步促進了消費。另一方面,餐飲行業,原先消費者以吃飽為主,現在以吃好為主,輕餐飲,家庭DIY烹飪、標準化等為醬類消費釋放了潛力。
第二,調味醬產業研發的周期縮短,新品疊代速度加快。為迎合市場的變化,醬類產品和技術、口味、包裝、渠道定製等將進一步提高。醬料行業布局分析,這就需要研發的速度加快。
第三,大單品戰略向疊代產品戰略轉變。醬料行業布局分析,疊代性產品的研發會不斷開拓市場的藍海。如飯爺的素麵醬、太太樂的小肉包梅菜肉醬、李錦記的鋒味櫻花蝦醬等通過與明星合作和線上推廣鎖定目標消費群體,並且不斷疊代翻新。
第四,適應消費升級,研發適銷對路的產品。醬料行業布局分析,作為傳統微利的調味品行業,現在正是搭上消費升級的便車的最好時機。高附加值、高端製造的調味醬產品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傳統的醬料產品作為豐富的複合調味品、醬類產品的原料,終端銷售有所下降。
第五,消費渠道的變化。目前的統計顯示,調味品行業線上銷售額的數據不超過1.5%,大多數還是在傳統超市、便利店、流通市場,及餐飲行業。醬料行業布局分析,但是網絡品牌的入駐速度增長非常快,每年增速達到200%。
醬料行業布局分析,無論是食醋、醬油、番茄醬……總之,醬料的作用不容小覷。同樣一道菜,若選對醬料無異於畫龍點睛。對於餐飲業從業人員,在選擇調味品時,既要考慮到傳統菜餚的烹調要求,也要兼顧食客的具體需求,有人喜辣、有人微辣、有人喜甜、有人不能食糖,合理使用調味品,以達到食客滿意。但無論是哪一款醬料,其地道的口感和鮮美的風味永遠都是重中之重。作為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擁有成百上千的醬料產品。醬料生產商既要順應消費者健康飲食趨勢的同時,又要將醬料做到鮮香醇正,醬料市場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更多醬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醬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