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書店憑藉價格便宜、選擇多樣、購買方便等優勢應運而生,經過幾年的發展,給實體書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下面進行實體書店行業分析。
據行業統計,實體書店售賣圖書的毛利平均僅為30%,而租金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就達20%-30%,水電費占10%。因此實體書店整體處於虧損狀態,靠賣書無法覆蓋成本。
便捷的網上購物流程與較為廉價的運輸成本,使網上書店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購書的效率。購書不像在網上購買服裝類產品還要思考是否適合自己,商品的顏色尺寸等是否有偏差,購書只需知道明確的書名就可以立即購買。
據《2018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半年度數據報告》 顯示,2018上半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同比增長11.37%,其中,實體書店市場出現同比負增長,為-2.93%,而網絡書店市場同比增幅較大,雖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0%左右。
可見,新媒體浪潮下,實體書店面臨嚴峻挑戰,其改革創新迫在眉睫。本文以言幾又書店為例,深入探析當下實體書店生存與發展的創新路徑,以期為實體書店的蛻變重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借鑑。
網絡書店價格低,促銷方式多樣。隨著各大網絡書店推出價格戰等強勢的促銷策略,實體書店逐漸成為樣品間,消費者只看不買成為實體書店的常見現象。
與電商相比,實體書店的優勢在於能給讀者帶來閱讀體驗,與讀者深度交流。書店有其商業上的屬性,書只是經營者與顧客眾多交集中的一個載體,只有交集越多,價值才會越大。
所以,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不在圖書本身,而是經營者的思維方式。換言之,實體書店欲走出經營困境,關鍵是轉變經營模式,而與書店開在哪裡無關。比如「24小時不打烊」模式,不管書店開在哪裡,系列讀書活動也就開展到哪裡,也就能夠把廣大讀者吸引到哪裡。以上便是實體書店行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書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書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