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書店憑藉價格便宜、選擇多樣、購買方便等優勢應運而生,經過幾年的發展,給實體書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下面進行實體書店行業發展分析。
實體書店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升人民素質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是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平台,被譽為城市的「文化地標」、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然而,自「十一五」後半期開始,國內的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房地產持續攀升推高店面、租金成本,勞動力短缺推高人力成本,兩方面原因導致實體經濟經營成本居高不下。
隨著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書店憑藉價格便宜、選擇多樣、購買方便等優勢應運而生,經過幾年的發展,給實體書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網絡書店價格低,促銷方式多樣。隨著各大網絡書店推出價格戰等強勢的促銷策略,實體書店逐漸成為樣品間,消費者只看不買成為實體書店的常見現象。
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社會大眾的閱讀革命,數字出版等的盛行進一步壓縮了傳統閱讀的空間。當前廣大社會受眾尤其是青年社會受眾越來越習慣於通過網絡平台及其他各類數字終端閱讀新聞、瀏覽信息、獲取資訊。對於傳統出版物的興趣度及依賴度進一步降低。
據筆者調查問卷顯示,在大學生群體中,因為多媒體終端的推廣而改變傳統的閱讀書籍習慣的大學生占受訪總數的76%。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實體書店的銷量帶來了直接的影響。而當前社會上一些浮躁情緒的蔓延,也直接影響到了大眾對於閱讀的認同感與參與度,客觀上也會對書店經營帶來潛在影響。
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發展壁壘亟待進一步疏通。國有新華書店一般具有良好的發展積累,自有店面減少了租金壓力。同時新華書店享有一定的稅收優惠,教材銷售又有效整固了其經營「基本盤」。
而其他實體書店,尤其是中小型民營書店很難享受到稅收優惠。文化產業發展基金等政策性資金的視野主要集中在新興文化產業或文化支柱產業。它們與中小型民營書店的「聯姻」無論是在主觀認識層面還是技術銜接層面都存在著較大的「疏離」。以上便是實體店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書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書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