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發電是指利用傳統能源以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源等實現發電的過程。下面進行能源裝機行業前景分析。
新能源行業分析表示,我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新能源併網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國家。2010年以來,我國僅通過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用所徵收的資金規模超4000億,全部用於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截至2018年,我國風電及光伏的累計裝機規模分別達到185GW、176GW,較2010年分別擴大了4倍和200倍。風電光伏發電量亦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的發電量合計達4200億千瓦時,但是在全部發電量中的占比只有6.5%,低於全球水平。
2019年,全球煤炭消費增速由正轉負;石油增速較上年放緩;天然氣增速回落至2010-2017年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增速達3.7%,貢獻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長的一半以上,其中風能、太陽能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9年,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達到333億噸,增長0.05%。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下降約7%。北美下降3.4%,歐盟下降2.2%,亞太增長1.5%,三者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17.2%、9.0%、49.1%。部分已開發國家人均碳排放顯著高於發展中國家,但碳排放強度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
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綠色復甦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主要舉措有發展新能源、綠氫產業及綠色建築等。多國公布碳中和目標有力重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明確了碳中和時間表,合計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的一半。碳市場將更加成熟,覆蓋範圍和參與主體持續擴大。
我國風電光伏規模在未來三十年具有10倍發展空間。到2035年,我國火電設備裝機量占比將降至30%左右,風電、光伏將在2040年前後成為主力非化石電源,到2050年,風電光伏裝機量占比將接近60%。
預計2050年,全球發電總裝機約251億干瓦,較2019年增長約2.3倍。煤電2030年前後達峰,峰值約22億干瓦,2050年降至約15億干瓦;2050年氣電、水電、核電分別約23億、20億、5億千瓦。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在2025年前後約50%,2050年占比超過80%,規模達到200億干瓦;發電量占比在2035年超過50%,2050年超過80%。以上便是能源裝機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