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約300億元,只有美國13%。但從增速角度看,金融科技頭部公司今年大多預期翻倍增長,遠遠超過美國。分場景看,個人徵信一枝獨秀,智能營銷也大多以信貸領域應用為主,兩者市場占比2/3。信貸場景依然是中國金融科技的核心。那麼科技市場市場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科技市場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國內智能營銷尚處於流量獲客的初級階段,轉化率還有大幅提升空間。例如,LendingTree是美國版的簡普科技。LendingTree貸款申請匹配成功率是60%,並計劃提升至70%。國內大部分貸款超市都提供信用卡推薦開卡服務,開卡成功率只有10%。這其中的差距,未來將由更加精準的智能營銷彌補。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簡普科技已經將信用卡開卡成功率提升至25%左右。對比美國市場,保險科技的市場占比未來提升空間最大。國內保險行業IT基礎設施較銀行業落後5年,因此保險科技爆發時間點也將落後信貸場景5年左右。平安車險、中國人壽都已經向保險科技公司開放了理賠數據,不斷完善核賠反欺詐引擎。這些都是保險科技即將崛起的信號。
目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國內外許多地區已經展開,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國內的如智慧上海、智慧雙流;國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韓國的「U-City計劃」等。
第一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不日即將在福建福州召開,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國家級信息化會議。具體來說,「數字中國」落實到經濟是「數字經濟」;落實到政務是電子政務、雲上辦公;落實到民生是「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文化」。數字中國峰會將點燃計算機新一輪投資熱潮,智慧城市也將成投資的熱點。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至今,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年投資額保持在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個領域尚處於探索與試點階段,市場潛力還未充分釋放。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已被納入國家戰略,隨著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提速,行業市場規模將有望擴容至萬億級別。
國內IDC市場進入成熟期,網際網路企業的IDC應用場景更加穩定、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占比日趨提升,未來兩年IDC市場增速趨緩,整體市場規模仍將保持上升趨勢,預計2018年將超過1200億元。
以電商、遊戲為主的網際網路企業,逐年加大IDC行業需求;受政策與市場的雙向引導,傳統企業正加速企業數據字化轉型進程,包括業務上雲在內的多項IT需求,不同程度地推動IDC市場規模化增長。另外,基礎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服務商加緊布局國內外市場,繼續擴大大型或超大型數據中心規模。
通過對科技市場市場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隨著5G、物聯網等終端側應用場景的技術演進與疊代,終端側上網需求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同時對IDC的應用場景也將進一步擴大,IDC市場需求隨之拉升。預計2020年,中國IDC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大規模增長,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以上便是筆者對科技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科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科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