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包裝產業在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下市場發展迅速,其中紙質包裝市場占據主導。國內包裝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逐漸成為全球的生產大國之一,包裝市場發展前景是積極的。
目前, 中國包裝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包裝印刷和包裝機械為主要產品的獨立、完整、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中國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基本滿足了國內消費和商品出口的需求, 也為保護商品、方便物流、促進銷售、服務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包裝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現在已經建立起相當大的生產規模,已經成為我國製造領域裡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我國包裝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包裝大國。以包裝材料劃分,包裝行業分為紙包裝、塑料包裝(含塑料薄膜)、金屬包裝和玻璃包裝四大類,其中紙類包裝在包裝行業中一直占據主要地位。
根據包裝行業發展現狀相關數據,2021年,全國包裝行業規模達12041.81億元,其中紙包裝領域規模達3192.03億元,同比10.65%,占包裝行業總規模26.51%,2016-2021年行業CAGR為-0.9%;2022H1紙包裝規模達1558.62億元,同比1.48%,行業利潤總額49.85億元,同比下降14.06%,利潤下降主要是2022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2017-2022年H1我國紙包裝行業規模及利潤總額。
包裝行業發展現狀顯示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293.34億元,完成利潤總額631.07億元,累計進出口額693.63億美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支撐。其中,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9860家,企業數比2021年增加1029家;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70%,增速比2021年同期下降15.69個百分點;累計完成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4.01%,增速比2021年同期下降27.53個百分點;累計出口額552.52億元美元,同比增長12.85%;累計進口額141.11億美元,同比下降15.05%。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需要大量的包裝,因此包裝行業將受益於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可持續性包裝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需求。對環保包裝的需求增加將推動包裝行業朝著更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隨著我國包裝工業的快速發展,包裝生產在促進國民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日益顯現,包裝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體系,其發展已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我國包裝行業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較快發展,已初步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形成了材料、製品、機械、包裝印刷、設計和科研等門類齊全的較完整的包裝行業體系,成為我國製造業領域裡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年產量居世界前列的包裝製品是瓦楞紙板、塑料編織袋、複合軟包裝、金屬桶,其中瓦楞紙板的產量高居世界第二位。
包裝產業具有較大的減污降碳潛力,包裝行業發展現狀有關數據表明,我國每年包裝材料消費量約為3000萬噸,包裝廢棄物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30%—40%,因此下游的消費品企業要與上游的包裝生產企業共同探索綠色包裝解決方案,努力構建覆蓋材料、設計等多個環節的包裝全周期綠色發展體系,推動包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總體看來,包裝產業是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型製造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包裝產業鏈逐漸成熟,國內包裝行業成為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包裝在環保政策日漸趨嚴以及限塑令等背景下,綠色包裝成為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包裝行業向整體、系統化的方向逐漸邁進,市場結構也在不斷隨著需求而不斷調整。以下是2023年包裝行業發展趨勢。
包裝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向整體性、系統性方向發展傳統意義上的系統包裝方案如買包材送機器等,隨著市場的成熟,不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由於不能系統性降低包裝成本,在客戶方面的議價能力將會被削弱,包裝企業需要整體性、系統性的包裝方法。
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和整個經濟素質性、結構性矛盾疊加的影響, 中國包裝行業將進入一個關鍵發展時期, 即黃金髮展期到問題多發期階段。長期存在的產能過剩、過度依賴能源資源消耗、自主創新能力弱、企業競爭能力不強、產業規模與經濟效益不相稱等結構性和素質性等缺陷將會越發明顯, 這將導致近幾年區域性的產業結構調整不可避免。結構調整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也是優化、重組的過程, 也是優勢企業騰飛的時機。
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包裝:環保意識的增強將推動包裝行業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將受到更多關注和應用。
智能化包裝: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包裝將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方向。智能標籤、溫度傳感器、RFID技術等的應用可以實現包裝的自動監測、追溯和交互功能。
個性化和定製化包裝:包裝行業發展趨勢顯示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將推動包裝行業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定製化的包裝設計和服務。
我國作為未來最大的包裝消費市場和包裝產品生產國,包裝工業增速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5%以上,發展空間廣闊。包裝行業還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包裝材料的發現和使用,我國的包裝材料種類更加豐富,中國包裝行業將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建成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才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中國包裝工業。5G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包裝行業的發展。
包裝行業發展趨勢指出5G與智能包裝相結合,基於萬物互聯的物聯網,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全球定位等傳感設備與通信設備應用,將商品包裝乃至萬物接入網絡,並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連接,從而實現實時智能化甄別、定位、追蹤、監控等功能。
綜上所述,包裝市場的發展方向涵蓋了環保、智能化、個性化、數位化等多個方面。隨著消費者需求和科技進步的不斷變化,包裝行業將持續適應市場需求,推動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包裝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包裝行業已形成一個以紙、塑料、金屬、玻璃、印刷、機械為主要構成,擁有一定現代化技術與裝備,門類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最新包裝產業轉型意見發布,2020年我國包裝產業主營收入數據預測分析如下。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微波食品、休閒食品及冷凍食品的需求量大增,這將加速提升包裝產品需求。中國包裝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紙包裝市場容量接近6000億元。
據了解,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包裝大國,包裝工業位列我國38個主要工業門類的第14位,成為中國製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全國包裝企業25萬餘家,包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萬億元。
《關於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包裝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萬億元,形成15家以上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企業或集團,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大幅增加,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大中型包裝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處於集成提升階段以上的超過80%,中小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生產控制的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55%以上;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20%以上;建成5個以上包裝標準創新研究基地,遴選一批標準化示範試點企業。數位化、網絡化設計製造模式廣泛推廣,初步建立包裝廢棄物循環再利用體系,軍民通用包裝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建成一批軍民融合包裝基地。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包裝業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預計,未來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包裝行業有望持續穩定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