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車輪企業迅速崛起,全球75強中,中國由2007年的11家上升至2017年的33家。全球汽車產量的持續提升自然帶動了鋼製車輪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以下對車輪行業概況分析。
車輪行業概況分析,從數量分布上看,亞洲國家居於領先地位。車輪行業分析指出,中國企業數量最多並 迅速增加,從2006年的16家增長至2017年的33 家;印度企業數量位居第2,為8家; 美國企業數量略有下降,從8家降至5家;台灣、日本、韓國企業數量穩定在3-5家。75強分布從30個地區集中至21個地區。
2006-2017年全球車輪75強數量分布
得益於市場的飛速發展,中國車輪產業正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一些發展趨勢也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汽車車輪作為一個細分市場,鋼鋁材料的激烈競爭,已經引起世界鋼鐵業的關注。在過去的20多年中,鋼材的份額從90%下跌到40-50%,對世界鋼鐵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現從四大市場現狀來分析車輪行業概況。
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指導下,中國汽車行業經濟運行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2001年至2007年,中國汽車產量以36.36%的年均增長率遞增,其增速是同期我國GDP年增速的3倍。車輪行業概況分析,2007年,中國汽車產量又創新紀錄,產量達到了888.24萬輛,約占世界汽車產量的12%左右。中國汽車市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
隨著汽車市場的全球化發展趨勢,汽車產業全球化經營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在全球競爭舞台上生存和發展的戰略。同時,零部件企業與整車裝配企業之間以合同為紐帶的網絡型組織結構日趨增加。車輪行業概況分析,汽車零部件工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移。以美國為例:近5年來,美國鋼製車輪市場向中國、墨西哥等國進口的鋼製車輪年均增長率達到12.79%,遠高於同期美國車輪市場總產量的年均增長率,說明美國鋼製車輪行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製造業大國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中國汽車產量和鋼製車輪出口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刺激了中國鋼製車輪的產量。車輪行業概況分析,2002年-2007年,中國鋼製車輪行業的產量年均增長約22.20%。據中國汽車工業2007年年鑑的統計數據,中國在2006年主要鋼製車輪生產企業共有33家,其中約有11家企業的年產量達到100萬套。
車輪行業概況分析,2002年-2007年,中國鋼製車輪年均需求增長率為23.80%,略高於同期行業年均供給增長率。其中部份年份由於汽車銷量及出口量高速增長,中國鋼製車輪行業出現了一段供不應求的現象。
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也為國內鋼製車輪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國內乘用車鋼輪企業的技術基礎薄弱,生產裝備條件制約,包袱沉重,造血功能缺乏,無法跟上整車廠的快速發展和要求,車輪行業概況分析,預計2-3內,國內乘用車鋼輪的供應將出現短缺狀態。商用車鋼輪行業散亂、充分競爭和產能過剩的格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改變,隨著商用車車輪無內胎化,產業格局將會發生改變,同時也為新進入者提供了機遇。
更多車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