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單片機行業前景分析,現在可以說單片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叫的時期,世界上各大晶片製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單片機,從8位、16位到32位,數不勝數,應有盡有,有與主流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們各具特色,互成互補,為單片機的應用提供廣闊的天地。以下是2014年單片機行業前景分析:
縱觀單片機的發展過程,可以預示單片機的發展趨勢,大致有:
1.低功耗CMOS化
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時的功耗達630mW,而現在的單片機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隨著對單片機功耗要求越來越低,現在的各個單片機製造商基本都採用了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象80C51就採用了HMOS(即高密度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和CHMOS(互補高密度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CMOS固然功耗較低,但由於其物理特徵決定其工作速度不夠高,而CHMOS則具備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點,這些特徵,更適合於在要求低功耗象電池供電的應用場合。所以這種工藝將是今後一段時期單片機發展的主要途徑。
2.微型單片化
現在常規的單片機普遍都是將中心處理器(CPU)、隨機存取數據存儲(RAM)、只讀程序存儲器(ROM)、並行和串行通訊接口,中斷系統、定時電路、時鐘電路集成在一塊單一的晶片上,增強型的單片機集成了如A/D轉換器、PMW(脈寬調製電路)、WDT(看門狗)、有些單片機將LCD(液晶) 驅動電路都集成在單一的晶片上,這樣單片機包含的單元電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強大。甚至單片機廠商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量身定做,製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單片機晶片。
此外,現在的產品普遍要求體積小、重量輕,這就要求單片機除了功能強和功耗低外,還要求其體積要小。現在的很多單片機都具有多種封裝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裝)越來越受歡迎,使得由單片機構成的系統正朝微型化方向發展。
3.主流與多品種共存
現在固然單片機的品種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為核心的單片機占主流,兼容其結構和指令系統的有PHILIPS公司的產品,ATMEL 公司的產品和中國台灣的WinbONd系列單片機。所以C8051為核心的單片機占據了半壁山河。而Microchip公司的PIC精簡指令集 (RISC)也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台灣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單片機產量與日俱增,與其低價質優的上風,占據一定的市場分額。此外還有 MOTOROLA公司的產品,日本幾至公司的專用單片機。在一定的時期內,這種情形將得以延續,將不存在某個單片機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補,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道路。想了解更多單片機行業信息請點擊查看:2013年單片機功能模塊行業國內外渠道市場發展(投資)比較分析報告
更多單片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單片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