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干機(lyophilizer或freeze dryer)起源於19世紀20年代的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經歷了幾十年的起伏和徘徊後,在最後的20年中取得了長足進展。以下對凍干機市場現狀分析,一起來了解下吧。
冷凍乾燥的基本原理是基於水的三態變化。水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既可以相互轉換又可以共存。 當水在三相點(溫度為0.01℃,水蒸氣壓為610.5Pa)時,水、冰、水蒸氣三者可共存且相互平衡。在高真空狀態下,利用升華原理,使預先凍結的物料中的水分,不經過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態升華為水蒸汽被除去,從而達到冷凍乾燥的目的。
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的凍干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現在進入中試和生產階段,中試型凍干機採用乾燥室和冷阱分開設計,用矽油作為熱量的傳導介質,既有利於節約能源,還能加快生產速度(配有電加熱化霜),而且還容易清潔。是目前比較先進的凍干機。
通過對凍干機市場現狀分析,隨著GMP要求的提高,國產的醫藥用凍干設備技術也亟待提高,功能齊全、工作可靠、性能穩定、可實現在線清洗(CIP)或蒸汽消毒滅菌(SIP)、各項技術指標都能滿足生物製品和藥品凍干生產需要的凍干設備將會成為市場爭奪的焦點,國外優秀的凍干設備趁虛而入。
相比較而言,國外凍干設備的品種規格多,配套設備齊全,節能型結構精緻,連續式凍干設備生產量大。據了解,國外凍干設備企業為保證凍乾產品的質量和節能,常採用凍干設備與其它乾燥設備組合在一起的組合凍干設備,例如噴霧凍干設備來保證產品的質量。
2018-2023年中國凍干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示,對於我國凍干設備行業而言,近年來國內的凍干技術進步匪淺,但製造企業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其中,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冷凍乾燥效率,縮短乾燥時間,節約能源將會成為廣大凍干行業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對於國內凍干機生產廠家來說,如今是一個機遇與危機並存的時代。隨著用戶需求的增長,中國凍干機市場規模的擴容已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是國際大牌企業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伺機而上。面對市場增加的機遇,以及國際大牌入侵的危機,很多國內企業紛紛行動起來。以上便是凍干機市場現狀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凍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凍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